吃力不討好很心寒 海大研究室不再接海龜救傷案
長期投入海龜救傷的國立台灣海洋大學「海洋生態暨保育研究室」,昨天在臉書公告從今年起,不再接任何有關於海龜救傷的計畫,主要原因有三,包括計畫經費沒有連續性,被認為研究室的專業人力不足,也希望讓重視海龜的專業熱情能夠持續不滅。
研究室計畫主持人程一駿教授今晚受訪表示,主要是經費不足,沒有任何奧援,本來海保署是每年補助,後來變成標案,就出現的問題,沒有錢就不能做事,還被指「門外漢」,就無法再做下去。海大表示,會再了解實際運作情況,視情況適當協助。
海大海龜研究室自1992年起進行海龜調查,10年前開始投入海龜救傷計畫。海洋生態暨保育研究室指出,第一點是計畫經費的連續性問題,去年給海龜救傷的經費180萬,看似不少,扣除最基本的場域、水電、每月的租用救傷車的費用後,剩餘經費僅夠聘用1位全年無休的專職助理,協助處理相關聯繫事務,其餘人力多半都是依靠學校學生協助救傷等,這些無償付出還被當作是理所當然,甚至被認為不專業。
第二點原因是被認為研究室的專業人力不足,過去救傷計畫的執行,因中央總預算有限,最初只能給底薪,而且並非每個月都可以穩定的支領,彼此合作是基於人性良善且互相信任。
研究室努力安排及規畫,因此繁多救傷工作是與在學的學生協調協助處理,學生由至少接觸海龜1年以上的學長姐帶領,再由獸醫及學長姐輔助教導照護海龜,直到能獨立完成工作,過程完全是學生對於海龜的熱情幫忙協助。
研究室說,第三點是為了讓重視海龜的專業熱情能夠持續不滅。研究室長年持續執行的海龜救傷計畫一直以來是海龜研究的延伸,基於對生命的尊重及希望能以學術的角度、專業為海龜出一份心力而施作,並非研究室最初成立目的。
研究室強調,並不會放棄海龜,為此才要努力的保留對於海龜具有熱情的學子,這些學子們會是未來持續關注或投入保育工作的火種。卸下海龜救傷的重擔會專心於海龜的研究。若接獲通報海龜救傷案件,會轉介到其他單位。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