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保署首次調查蘭嶼海洋底棲生物 發現32種新紀錄種

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去年委託學術單位,普查蘭嶼海域底棲無脊椎動物物種,發現32種新紀錄種,其中也發現台灣的新紀錄種小雙鱗蛇尾。圖/海保署提供
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去年委託學術單位,普查蘭嶼海域底棲無脊椎動物物種,發現32種新紀錄種,其中也發現台灣的新紀錄種小雙鱗蛇尾。圖/海保署提供

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去年委託國立中興大學全球變遷生物學研究中心、國立嘉義大學生物資源學系及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等學術單位,針對蘭嶼海域底棲無脊椎動物進行物種普查,發現32種新紀錄種,其中也發現台灣的新紀錄種小雙鱗蛇尾。

海保署今發新聞稿指出,首次的全台調查就已記錄超過150種個體,光蘭嶼新紀錄種約佔20%,發現蘭嶼32種蘭嶼新紀錄種,包含21種甲殼類、7種棘皮動物及4種軟體動物,顯示蘭嶼的海洋底棲生物物種相當豐富,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與時間深入探查。

蘭嶼及小蘭嶼位於台灣本島的東南方海域,因海陸域地形的特殊性,加上地理位置的獨特性,擁有許多與台灣本島迥異的生物種類,海保署去年委託相關學術單位,前往蘭嶼海域底棲無脊椎動物進行為期1年的物種普查。

海保署說明蘭嶼甲殼類新紀錄中,在野銀潮間帶記錄到粗腿擬瘦招潮 (Paraleptuca crassipes),是蘭嶼首次有招潮蟹的正式紀錄;同一地點也發現斯氏折顎蟹 (Ptychognathus stimpsoni),為國立中興大學施習德教授與博士生許智惟在2020年所發表的台灣新種,本次於蘭嶼的採集則是台灣的第二筆紀錄。

另外在蘭嶼沙灘潮上帶發現數量不少的中華沙蟹 (Ocypode sinensis),但在過去蘭嶼的文獻或調查報告中僅有心掌沙蟹的紀錄,推測可能原因是兩種的形態類似,以至於辨識不易所造成的。這次調查所發現的棘皮動物與軟體動物的新紀錄種,皆因非常見種,其中發現體偏愛躲藏的台灣新紀錄種小雙鱗蛇尾 (Amphpholis squamata)。

海保署表示,本次委託學術單位的專業團隊,今年將持續調查,並將其調查成果出版蘭嶼海域底棲無脊椎動物解說手冊,除有完整物種名錄外,更希望讓社會大眾對蘭嶼多樣性資源有更深入的認識,讓大家在親近海洋的同時可以共同愛護與保育海洋。

蘭嶼甲殼類新紀錄中,在野銀潮間帶記錄到粗腿擬瘦招潮 (Paraleptuca crassipes),是蘭嶼首次有招潮蟹的正式紀錄。圖/海保署提供
蘭嶼甲殼類新紀錄中,在野銀潮間帶記錄到粗腿擬瘦招潮 (Paraleptuca crassipes),是蘭嶼首次有招潮蟹的正式紀錄。圖/海保署提供

蘭嶼 國立嘉義大學 中興大學
想看可愛萌寵、寵物健康保健資訊、教養方法、帶牠們去哪吃喝玩樂,快來加入寵物部落粉絲團!
點我前往:https://www.facebook.com/udnpet

延伸閱讀

流水席南北戰意外少了中部!網好奇:奇怪a?怎會這樣

箝制西南、東南水域 海巡於蘭嶼、枋山設24浬搜索雷達

一張圖看天氣!北台灣一路濕涼到周末 這日再迎冷空氣

跨年看台北101煙火 氣象局分析今晚風向:站這觀賞較好

相關新聞

影/德州牧場驚傳爆炸!逾1.8萬頭乳牛喪生火海畫面曝

美國德州西部一座乳牛場10日驚傳發生爆炸和火災後,導致超過1.8萬頭乳牛死亡、1人重傷。

怎麼上樓的?243公分長鱷魚藏閣樓被誤認標本 手電筒一照牠貶眼

超巨大鱷魚離奇現身民居閣樓!美國北卡羅來納州有執法人員檢查1棟3層式房屋時,上到閣樓見到有「鱷魚標本」,未有為意下繼續檢查,惟一轉身驚見「標本」似乎在動,他用電筒照過去驚見「牠的眼開始睜開,牠向我眨了眨眼」。

農委會移置浪犬 遭控「假移除真撲殺」

零撲殺政策執行六年,不僅浪犬收容爆滿,遊蕩犬隻也愈來愈多,屢傳出人犬衝突,為此,農委會計畫從六月起,針對全台九個野生動物...

影/不養了!清境農場將22頭安格斯牛全送走 原因曝光

政府推動淨零排放,南投仁愛清境農場為降低場內碳排量,決定結束逾一甲子的飼養牛隻業務,今將22頭安格斯牛送往屏東牧場,藉此...

小鹿受困空屋!專家爬進去傻眼「這不是鹿」 救援同框照網笑:嚇到全身僵硬了

根據《The Dodo》報導,美國一名動物救援人員日前接獲通報,電話那頭表示有隻鹿不明原因受困在空屋底下。當一行人趕抵現場展開救援行動,鑽進洞裡卻發現那根本「不是鹿」,讓救援英雄笑說「我覺得這真的很蠢,但又鬆了一口氣!」

花蓮外海夢幻大翅鯨母子 現蹤

花蓮抹香鯨π計畫每季出航10次,每次6小時,吸引更多人了解海洋生物與生態。前天由海洋文學家廖鴻基領航,發現一對大翅鯨媽媽...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