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也應愛護生命 動保處邀法師為帶路鴨解套

為解決民間殯葬法事使用帶路鴨、開光雞被棄養問題,新北市動保處日前邀道教門派高深道士、法師共計17位等人,研商殯葬使用活禽雞鴨轉型。從宗教根源研擬取代活禽方式,在不違背宗教文化原意前提宣導減少雞鴨活禽使用,減少動物痛苦與儀式後棄置問題,讓宗教儀式兼顧動物保護。
依道教傳統,若家中1年內2名親人往生,為防止喪家連番痛失親人,會以白鴨為牲禮,取白鴨壓煞諧音稱做帶路鴨,進行祭三喪儀式;部份神明神尊開光儀式也使用白公雞俗稱開光雞的雞冠血作為開光媒介。
而在這些儀式中的白雞及白鴨,因承接煞氣,依民俗不得屠宰食用或留存,在宗教儀式後,即以奄奄一息狀態被棄置、放生。過往板橋殯儀館就有白鴨遭隨地放生四處亂竄,差點發生交通意外。
中華道教總會秘書長張肇珩表示,以活禽進法事不是唯一作法,可以有替代方案鼓勵民間道士法師配合社會發展。
中華道教學院講師胡謙益表示,道教配合社會進步,早已不教授使用鮮血儀式,道士可使用具商業機制形式去取代。永濟宮主法高功法師吳紀紘表示,道士修行法力及與神明交流才是重點,儀式轉型包含使用市場、屠宰廠屠宰過後家禽血液,或重複採集同一隻公雞雞冠血是可替代方式,另外,使用天地水火等元素來抗煞,法力效果不比使用活禽鮮血差。韓式易學主持人韓適宇表示,使用擬態食材及朱墨混合各種聚集天地靈氣集中藥材浸泡的酒,也是一種替代方式。
台灣動物平權促進會認為許多祀典儀式流傳已久,有其傳統的作法,這些作法到今日崇敬精神不變,對於生命觀念則可與時俱進。傳統中動物使用祀典許多轉型成功案例,例如傳統不當灌食神豬祭儀,許多廟方已改以創意神豬取代。
新北市動保處表示,為有效解決帶路鴨、開光雞棄養問題,聯合殯葬管理處推出使用活體雞鴨舉辦法事前填寫活禽動物登記表,同時與海山分局、派出所及里長辦公室建立檢舉通報機制,舉報違規業者棄置雞鴨,並向喪家和殯葬業者宣導勿丟棄活禽及動保法規與罰則。
另外,愛禽更生人簡碧燕將祭祀雞鴨收容至中華護生協會,讓所有活禽有容身安命處。但收容有其限制,仍希望能由源頭減少棄養雞鴨產生。第一階段將由宗教界開始讓動物能夠有好歸宿,逐漸推行使用非動物形式進行科儀法式,讓動物福利更進步。
點我前往:https://www.facebook.com/udnpet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