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說中會走路與爬樹的奇魚 「中斑虎」攀鱸金門現蹤

你聽過魚不但會走路,還會爬樹嗎?這可不是傳說,而是在台灣已經絕跡的攀鱸,金門縣野生動物救援暨保育協會理事長陳光耀近期在烈嶼鄉終於尋獲早期金門長輩稱為「中斑虎(閩南語)」的攀鱸,經過他的研究成功復育其後代,目前數量已達200多條。
陳光耀說,他在今年受縣府委託執行「金門外來種烏龜及斑腿樹蛙移除計畫」,特別前往烈嶼進行水系調查,在計畫的執行過程中發現,近兩年因乾旱導致水域棲地大幅減少,使得魚類及兩棲爬蟲類等族群岌岌可危。
陳光耀提及,他在進行水系普查時,在排水溝、風水池中尋獲泥鰍、攀鱸、餐條、台江擬蝦虎等珍貴物種,更調查到疑似新紀錄種-弓背青鱂,將物種以保種為主,後續俟水域棲息環境狀態將其回歸大自然。
攀鱸能以特化的器官直接吸取空氣,並能用胸鰭在地面上攀爬,生命頑強,早期金門地區長輩稱攀鱸為「中斑虎」,意即攀鱸是一種比蓋斑鬥魚還兇猛的魚。
陳光耀透露,當年為了一見攀鱸的廬山真面目更特別前往海南島,當初親眼見到它的爬行,心中真是說不出的感動,而徒手捉時被像似鋸片的鰓蓋剌傷,更是讓他印象深刻!
攀鱸為亞洲特有,僅分布於東南亞及南亞,包括印度、泰國、馬來群島、菲律賓等地等熱帶和亞熱帶地區,以及中國南方、南嶺以南的雲南、海南島、福建等地的各類淡水濕地,而在台灣之攀鱸標本紀錄有兩筆,所以可推測金門是攀鱸在國內僅有的棲息地,以往浯江溪、西浦頭、慈湖農莊常可見到攀鱸,可惜現今已難發現其蹤跡。
縣府建設處表示,除了歐亞水獺外,金門其實還有許多珍貴需要保育的物種,而生態環境改善、外來種移除、移地復育等保育業務也需要不斷的滾動調整,方可尋找到最適的處理方式,此次外來種移除計畫一併保護了地區珍貴的物種,也希望這些種子未來能擔任復育的重要角色。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