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舉父母10項「厭貓症狀」 神反轉笑喊:我地位大跌

家中飼養寵物通常要經過爸媽同意,若被家人拒絕恐怕會上演「家庭戰爭」戲碼。一名女網友就分享自己的養貓心路歷程,並列舉10項爸媽從原本的反對嫌棄到轉變為「貓奴」呵護毛小孩的事蹟,被她笑虧「原來這就是討厭貓咪的行為」,引來不少人共鳴。
一名女網友在Dcard以「救命 我爸媽變得好奇怪!」為題Po文表示,父母是「狗派」,不喜歡貓咪,但自己在3年前開始養貓,並試探父母想法,沒想到被潑冷水,認為只會添麻煩。某天首次帶愛貓回家時,父親嫌棄不已,隔日母親還LINE回應貓咪一直掉毛,「覺得很困擾」,要她帶回台中飼養。不過沒想到之後事情出現了變化。
女子說,怕愛貓破壞家中東西,只好將牠關在房間,父母趁她不在家時進房逗貓,還特別開門讓牠放封,並向女子說,「不然怕牠們會得自閉症」。她舉出父母10種「討厭貓咪」的症狀,像是開始分享有關貓咪的影片、餵食貓咪、主動抱貓咪、與貓咪自拍並炫耀、不斷吸貓、出現奇怪逗貓姿勢、沒帶貓咪回家會失望、比較關心貓咪有無吃飯、父母角度紀錄貓咪日常、無時無刻找尋愛貓身影等,看來看去,該女子的爸媽似乎都變成超級貓奴,讓她也啼笑皆非。
「討厭文」引來不少網友們共鳴,表示「爸爸太可愛了吧」、「這時候才理解誰是親生的 誰是路邊撿來的」、「這算是反差萌嗎」、「貓咪也很幸運可以遇到這麼善良的你」、「我家也是,當初我媽說不要,現在寶寶貝貝的在叫,我快被肉麻死。」她事後也回應有相同遭遇的網友:「一起家庭地位上跌落底層。」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