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test
0:00 /
0:00
小心勿近!數百隻「邪惡之眼河豚」擱淺海灘 比氰化物更具殺傷力

英國媒體《每日郵報》(Daily Mail)報導,英國海洋生物博士格理麗(Tess Gridley)日前跟家人到南非開普敦海灘散步時,發現數百隻魚群擱淺在沙灘上。
南非政府稍後證實該魚種為「白點寬吻魨」(Amblyrhynchotes honckenii),又有「邪惡之眼河豚」(evileye pufferfish)別稱,是棲息在水深達400公尺礁石區、體長可達30公分的致命魚種。政府警告當地民眾不要靠近,目前已知有一隻狗因誤觸這些魚群而身亡。
南非環境漁林署在一份聲明中表示,白點寬吻魨身上有河魨毒素,這種強力的神經毒素比氰化物更具殺傷力,會導致呼吸衰竭死亡,且目前無有效解毒劑。警告遛狗人士帶寵物遠離,如果狗不慎吃到這些魚,「請立即催吐並緊急送狗進獸醫院。」
報導指出此次大批白點寬吻魨擱淺的原因仍不明,有可能因為魚群大規模求愛或在大浪衝擊下膨脹身體,最終被吹上岸。
先前大批魚群還曾因一種稱為「紅潮」(red tides)的海洋災害擱淺,紅潮是指海洋在某段時間、範圍內,某些微小的浮游植物、原生動物或細菌增生,導致水體變色並產生天然毒素。但是南非環境漁林署稱目前找不到任何造成海水出現紅潮的因素。
格理麗提醒民眾到戶外要隨時保持警覺,並可以透過社群網站回報或分享他們發現的異常現象,讓人們獲取更多海洋環境知識。但她認為民眾不用過度擔心這類現象,因為「自然系統中本來就會不時發生這些事件。」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