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test
0:00 /
0:00
海豚致命皮膚病變殃及全身70%面積 研究指跟氣候變遷有關

英國期刊《科學報告》(Scientific Reports)最新研究顯示,全球海豚出現致命的皮膚病變與氣候變遷有關。
研究指出氣候變遷增加暴雨頻率,大量降雨稀釋了海水鹽度,讓海豚全身因此出現斑紋及和凸起的皮膚病變,有時甚至覆蓋牠們70%以上皮膚。
這項研究由全球最大的海洋哺乳動物中心(The Marine Mammal Center)科學家和國際共同發表。科學家發現近15年來美國路易斯安那州、密西西比州、阿拉巴馬州、佛羅里達州和德州以及澳州爆發海豚皮膚病重大疫情,而這些地點共同變因是驟降的海水鹽度。
暴風雨帶來的嚴重程度以及頻率不斷提高,尤其在乾旱來臨之前會傾瀉特別多的雨水,這些雨水將沿海水域變為淡水,海水變淡水的情況可能會持續數月,沿海海豚習慣生活在隨季節變化鹽分的海水裡,無法適應淡水。氣候學家預測強烈風暴隨著全球氣溫攀升將更頻繁發生,間接引發海豚更頻繁且嚴重的病變。15年前的5級颶風卡崔娜(Hurricane Katrina)發生後,研究人員首次在美國新奧爾良附近約40隻寬吻海豚身上發現了致命的皮膚病。
海洋哺乳動物中心首席病理學家杜南(Pádraig Duignan)樂見海豚病變的原因終於確定了,還能提供診斷及治療動物的人員更多資訊。但杜南表示:「今年墨西哥灣颶風次數破紀錄,全球暴風隨著氣候變遷越來越強烈,未來勢必會爆發更多海豚病變案例。而海洋溫度升高也會影響全球海洋哺乳動物的存亡,希望人們更關注氣候變遷。」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