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跑的食蟻獸和石虎能否找回來? 動物園:恐凶多吉少

台北市議會今天審查台北市立動物園預算,委員會聚焦在走失的食蟻獸「小紅」與石虎「飛飛」。動物園發言人曹先紹坦言,食蟻獸不是本土動物,移動速度慢,加上天氣變冷,不利於野外謀生,凶多吉少;至於石虎飛飛如果在野外,若碰到移動較快的流浪貓狗,也會有生存問題。台北市議員許淑華則不忍聽下去,打斷發言說「你不要再講了,反正趕快找回來」。
台北市立動物園接續發生動物落跑事件,包括9月份小食蟻獸「小紅」落跑,以及11月22日石虎「飛飛」挖洞脫逃。台北市議會教育委員會今天針對走失事件詢問後續處置,議員陳重文就問,是否與設備、人員、環境、防逃措施有問題?許淑華質疑「有沒有虐待牠?牠有沒有不開心?」。
動物園長劉世芬表示,今年度的安全檢查原本有22次,但現在提高檢查頻率,而飛飛來自野外,具有野性,剛抵達園區的時候,都有在展場內外適應。至於如何逃脫的?劉世芬解釋,仿岩原本就有一個小洞,被飛飛挖出一個拳頭的大小,才會鑽出去。
議員秦慧珠問,動物園尋找逃脫動物的SOP為何?什麼時候會結束搜尋?就算石虎是本土動物,在野外生存的機率高不高?甚至質疑搜尋是不是「徒勞無功」?
對此,曹先紹表示,由於食蟻獸不是本土動物,加上天氣變冷耐不住低溫,行走動作也很慢,動物園必須面對食蟻獸謀生能力「凶多吉少」的狀況,「捅了婁子就是認真學習精進,失誤補起來才會變好」。
至於石虎飛飛的狀況,曹先紹說明,飛飛跑進去仿岩有可能是對環境不適應或是追逐老鼠才挖洞進到後方,如果是後者,代表飛飛能在後方找到食物,存活率比較高,所以園方會守住園區內繼續搜索。
曹先紹說,若在園區外頭,也有擺設誘捕籠,希望飛飛肚子餓可以自己回來。議員王鴻薇問「園區外是不是會比較危險?」,曹先紹表示,石虎是本土動物,本來就是從野外到動物園,能適應野外生活,但因為右後腿截肢,若遇到流浪貓或成群打獵的野狗也會影響生存機率。許淑華聽到這便打斷曹發言,並說「你不要再講了,反正趕快找回來」。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