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test
0:00 /
0:00
影/保育「欖蠵龜」慘遭尼龍纏身 海龜之父:首見體型最小

海巡署第三(桃竹)巡防區指揮部今上午獲報,桃園大園區豬鼻子沙灘有擱淺活體海龜,全身被藍色尼龍塑膠布纏繞,協助割除將牠救出送往海洋大學海龜救傷中心,被譽為海龜之父的海大教授程一駿指出,這是中心首次收到體型這麼小的欖蠵龜,得進一步檢查,若確認健康無虞再擇期野放。
岸巡表示,早上7點20分接獲民眾報案,到場發現海龜前肢被一團尼龍麻布繩袋纏繞,神情相當虛弱無力,經現場海口里長、桃園市海岸管理處人員協助割除,眾人也不禁感嘆「好可憐喔!」所幸成功將海龜解救出來,經現場量測其背甲長、寬各約22公分、14公分。
岸巡再和海龜救傷中心聯繫,對方表示因目前海象不佳不適合野放,經帶回二三岸巡中隊安置,另由桃園市動保處、海龜救傷中心確認品種為保育類的欖蠵龜,今中午12點已經運往國立海洋大學安置。
國立台灣海洋大學海洋生物研究所教授程一駿指出,根據龜甲體型大小研判,這隻獲救的欖蠵龜大約介於3歲至5歲,屬於幼龜要成長到青少年龜的階段,但這也是海龜救傷中心首次收到這麼小隻的欖蠵龜,必須再經獸醫檢查健康狀況,確認有無其他疾病,後續才能安排野放。
程一駿說,國內最常見的海龜前兩名是綠蠵龜、玳瑁,再來才是欖蠵龜,其次是赤蠵龜及革龜,但受到海洋汙染、環境變遷影響,除了前兩者外,其餘的海龜基本上都相當少見,由於欖蠵龜習性喜歡捕食蝦子,認為很有可能是過境覓食,意外被塑膠纏繞才打上岸獲救。
他指出,欖蠵龜多在赤道一代繁殖,如南美洲、澳洲及印度等有大陸棚的海灘,成龜被甲可以長到70幾公分,體重超過40公斤,相較這次獲救的幼龜仍非常小,必須進一步檢查,希望能健康回歸大海。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