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test
0:00 /
0:00
黑琵病死 花蓮縣府製成標本 展示於水培所

花蓮溪出海口去年5月被人發現有2隻黑面琵鷺癱坐在沙洲上,縣府立即派員前往救援,但2、3天後因急性腎衰竭死亡。縣府將其中一隻黑面琵鷺製作成標本,展示於水產培育所,搭配解說傳遞保育觀念,讓更多人認識黑面琵鷺。
黑面琵鷺名列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紅皮書瀕危物種,在台灣屬於瀕臨絕種保育類野生動物,去年成群在花蓮溪出海口覓食,卻被民眾發現有2隻黑面琵鷺一反常態癱坐。經過救援後仍不幸死亡,縣府將鳥屍送家畜衛生試驗所解剖,驗出肉毒桿菌毒素,推測是肉毒桿菌毒素導致低血壓缺氧,引發急性腎小管壞死,導致急性腎衰竭死亡,這也是花蓮縣首例救援黑面琵鷺。
縣府農業處表示,黑面琵鷺屬於遷移性鳥類,棲息於東亞,夏季於朝鮮半島與中國東北繁殖育雛,冬天遷移到包含台灣在內的南方度冬。至於在壽豐鄉的花蓮縣水培所,是花蓮生態保育及魚苗生產的重要基地,這次將黑面琵鷺標本及相關解說牌陳列於該所,到訪民眾可近距離認識黑面琵鷺。
另外,海巡署東部分署第一二岸巡隊昨接獲民眾電話通報,在崇德定置漁場海灘發現一隻死亡海獅,抵達現場後發現其實是一隻已明顯死亡鯨豚,因下半身疑似被破壞,長度約180公分,寬約60公分。經成大鯨豚中心教授王浩文研判,為保育類侏儒抹香鯨,請岸巡隊員協助採樣,再將該鯨豚屍體就地掩埋。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