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test
0:00 /
0:00
台灣縱紋鱲生了 海科館特展報喜

原本在夏季才會繁殖的台灣縱紋鱲,竟然在此時生了,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特展廳正展出「台灣濕地魚類生態特展」,可能是策展布置與棲息地環境建置得宜,台灣縱紋鱲魚媽媽產卵,孵化出許多小魚,成為海科館開春以來濕地特展第一缸喜訊。
海科館副館長陳義雄指出,台灣縱紋鱲為台灣特有種,分布在台灣西部及屏東以北各河川中、上、游及支流,北部地區則來自陽明山的老梅溪,在陽明山溪流水系屬於族群豐富的物種,這物種的魚一般體長為10到18公分,最大可達20公分。
雄性魚吻部有極明顯而尖銳的「追星」,猶如魚唇上長了一整排亮白的青春痘,其身型較雌魚小,而雌魚的體型常因抱卵而顯得肥胖。
陳義雄說,台灣縱紋鱲交配與繁殖期通常為高水溫與常日照的夏季,低水溫對物種而言易因水霉而生病,不利生長與繁殖,這次海科館特展藉由燈光、水溫與水流控制,模擬溫度與日照繁殖期條件,得以促成自然繁殖。
這種魚可以吃嗎?陳義雄說:「可以吃,但水水的不好吃,原生特有淡水魚應以保育為主,而不是去捕捉來吃。」
延伸閱讀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