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test
0:00 /
0:00
圖表看時事/台灣進入地震活躍期? 規模五以上地震好頻繁一表帶你看
【報導日期:2022/03/24】
昨凌晨花蓮外海發生規模六點六淺層地震,相當於釋放四顆原子彈威力,全台有感,最大震度台東六弱。中央氣象局說,台灣不排除進入地震活躍期,世界上尤其在太平洋火環帶地震也趨於頻繁。但也有專家表示,昨天地震序列只是演繹海岸山脈造山運動過程。
「全世界都有地震頻繁現象。」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主任陳國昌說,過去規模逾六地震平均每年二到三個,去年就有四個;規模五到六每年平均廿三到廿五個,去年就有四十三個。今年至今則有三個規模逾六的地震,已達年均值。不只台灣,全世界也有類似情形,尤其在太平洋火環帶,有可能地震活躍期慢慢來臨,甚至已進入活躍期周期。
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前主任郭鎧紋則說,全球平均每年有十八起規模七以上地震,今年僅一起在日本。中央大學應用地質研究所教授李錫堤也說,台灣地震活躍期不代表全世界都是,但以台灣來說,確實會有海溝型地震百年周期,上次是一九二○年花蓮外海規模八地震,差不多又要一個輪迴。
郭鎧紋說,昨接連地震把這次地震序列九成能量都釋放完。從觀測資料可發現,三起地震從東南邊往西北邊爬,地震深度也愈來愈淺,演繹了四百萬年來菲律賓海板塊到歐亞大陸板塊的造山運動,讓海岸山脈愈來愈高。
中正大學地球與環境科學系教授李元希說,這次應和菲律賓海板塊、歐亞大陸板塊間的「縱谷斷層」有關,位置在斷層中段、深度約卅多公里,也和以往差不多,顯示縱谷斷層該深度持續累積能量。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