雀雀/台劇「喝酒吧!笨蛋」美酒加故事、一杯再一杯

台劇「喝酒吧!笨蛋」導演樓一安與男主角莫子儀皆屬高社會意識型創作者,連帶過往影像作品常也不遮掩他們的人文關懷與批判創作精神,這樣的台灣影人並不少,包括鄭有傑、戴立忍與鄭文堂,以及最早到新電影時代的侯孝賢、楊德昌與柯一正導演等都是同一掛。但「喝酒吧!笨蛋」卻完全跳脫在此既定印象之外,劇集形式上所呈現的,就是齣純然的「含酒精深夜食堂喜劇版」。
阿榮是一個失去嗅覺味覺的冠軍調酒師,白天在高雄港邊打零工,晚上則流連於鹽埕的酒吧日日買醉擺爛,且滿口髒話不離身。這樣的角色,任誰來演都容易刻板且討人厭,但交給金馬影帝莫子儀來詮釋卻出現一股反差萌,這就是樓一安導演所擅長的魔法:選對演員去演一個身上被貼滿標籤的角色,再靠演員演技和魅力、加上劇本裡細膩的人設複雜度,將標籤一一撕開甩落。於是一個獨特、有記憶度的人物便被打造出來了。
莫子儀拿出他演劇場的喜劇魂,鬆弛演繹出一人畜無害的賤嘴酒保形象,破壞力高卻僅限於救人或自保,平時喝醉了頂多就是進到恍惚意識裡、與夢中情人蔡淑臻談心聊天。主角故事讓「喝酒吧!笨蛋」乍看之下是齣逃避主義結合享樂主義的今朝有酒今朝醉之作,但其實全劇全員都挺振作。
調酒師恢復味覺也再度上工,宋偉恩飾演的迷惘年輕人大牛也變成有為青年學徒,演屍體的女演員王渝萱前途無量,女社畜李霈瑜也長出改變人生的勇氣……酒吧裡每一個泥菩薩過江的人,都在微醺忘痛的美酒交流之中,以具體的陪伴、或者偶然講出一句金句,這就扶了別人一把,或者暫時療癒了彼此。多數在酒吧裡得到美好體驗的人所求的,不外乎是如此而已。
世界到處好臭,但是人生的味道很棒。一集一個單元主角事件和特調、調劑生命的滋味,10集就是10部電影,且每個進出酒吧的人都有他們的經歷,就算只是在背景畫面裡從沒被聚焦臉龐的酒客亦有其故事,總結起來其實劇裡每個手上那杯關於愛情親情友情、夢想職業與經濟,甚至包括了LGBT、移工和生死議題的苦酒,是與人閒聊時的話題也都是自己必經的人生課題。
而除了一以貫穿全劇的喜劇風格之外,還時而穿插以歌舞、喝茫後有如實驗影片般的飄晃景象,或者酒喝入喉的煙火幻燈畫面等等混合戲劇類型來表現戲感,「喝酒吧!笨蛋」不僅僅只是以華麗的酒牆、炫技的調酒動作情節或一杯又一杯的飲品故事來與觀眾博感情而已,如今台灣影劇正在找尋自己的定位與在國際影視市場的出路,此劇的嘗試,何嘗不是一次勇敢的創新。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