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影/還原現場!明揚大火4消防員殉職 驚險救援過程曝光

明揚大火死傷慘重 檢方助家屬聲請假扣押 防業者脫產

亞運/開幕式今晚登場 我2家媒體無原因被拒絕入場拍攝

葉怡蘭/威士忌的回望

威士忌領域裡已然罕見的自力發麥製程,此刻在蘇格蘭只剩不到十家依舊採用。圖/葉怡蘭提供
威士忌領域裡已然罕見的自力發麥製程,此刻在蘇格蘭只剩不到十家依舊採用。圖/葉怡蘭提供

剛剛從蘇格蘭旅行回來。

是暌違五年的威士忌酒鄉探訪之旅。芳春五月,多年來最常到訪的季節,碧草茵茵廣漠平野上,一叢又一叢、一片又一片遍開的豔黃金雀花與油菜花,以及粉紅柔白一樹樹連排滿開的櫻花,記憶中最鮮明的蘇格蘭景象,美得讓人頻頻駐足痴看。

久別多年,格外充分感受到,世紀大疫洗禮後,此刻,重回活力的蘇格蘭威士忌的面貌一新。而新技法、新設備、新思維之外,特別印象深刻是,對正大舉回籠的遊客的積極擁抱:

嶄新接待設施、嶄新導覽路線,尤其有志一同者,不少途經或拜訪,有的正重建、有的剛翻新的酒廠紛紛築起的壯闊挑高新廠房中,一整幅由地頂天透明玻璃牆窗裡,閃亮亮高聳蒸餾器明星般大大方方露臉,成為廠中招牌景觀,讓愛酒訪客們即使不登門入室也能隔窗膜拜瞻仰,推敲酒體的或濃厚或清新的芬芳究竟如何而來。

然而,在這一片新氣象裡,格外撩動我心者還有,在飛速追新與前邁的同時,卻也依然積極奮力的回望。

特別旅程前半,從高地、低地、一路來到艾雷島,所訪五家蒸餾廠,都一致努力回看過去、護守甚至回溯既往。

比方,已然罕見的自力發麥製程:將大麥攤於地板上,以人工方式,連續數日均勻翻動、以待發芽—因太過耗時費力、遂全蘇格蘭只剩十家蒸餾廠仍然採用的古法,這回竟一口氣連遇三家:

艾雷島的Laphroaig與Bowmore,地處這酒迷們心目中的威士忌聖地、從北到南滿佈超過十家蒸餾廠的島嶼,此般古老製程始終持續:寬廣發麥場上,眼見酒廠人員親身示範,以木剷一回回將平鋪穀粒分區依次剷起、揚開,威士忌行銷全球量產時代竟還仍存的風景,感嘆不已。

發好的麥芽一如島上固有傳統,焚燒在地自採泥煤的燻窯裡,前者長時間慢燻、後者則強調低溫文火,燻烘出一強勁、一端雅的煤香燻氣,正是島嶼威士忌迷長年景仰的各自迷人之風。

高地的Glen Garioch,極小巧迷你的酒廠,卻是野心勃勃地將早於1993年便已中止的地板發麥程序重新拾回,且短短兩年內已能供廠中四分之一產能所需。甚至更進一步回復同樣也因缺乏經濟效率、遂也於八○年代告終的直火蒸餾法…不遷就大型發麥廠的商業麥芽、不依賴蒸氣蒸餾的穩定易操控,以求更清晰有個性的自我特色。

還有比前述製程更加鳳毛麟角的三次蒸餾法,位在低地區的Auchentoshan是碩果僅存、仍舊堅持全程採用的一家。

滿懷期待走入蒸餾室,終於看到了這赫赫有名的三支蒸餾器:凹凸有致脖頸、水平林恩臂,歷經三道蒸餾,將發酵完成、酒精度8%的酒液,一次次淬煉昇華成只十分之一、酒精度81%、比時下普遍的二次蒸餾更澄淨精粹的新酒;提供了足夠的涵納空間,讓酒廠愈趨紛呈的各種橡木桶特性得以盡致表現。

新與古,前邁與回望,飲食世界這數十年來不斷交織激盪的兩向,在蘇格蘭威士忌領域裡也同樣發生著。且愈是快速前邁、便愈是迫切回望;是立足這愈趨全球化、眾聲喧嘩百花齊放時代裡,標櫫自我、展現自我的方式,也成為愛酒人們執迷追逐的風景。

※ 提醒您:禁止酒駕 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蘇格蘭 高地

延伸閱讀

酒駕害死姑丈懊悔不已 自首又獲原諒一、二審都輕判3年

蔡依林翻糖作品全台巡迴 百富「藝級饗宴」餐酒會起跑

全台最高餐酒館攜手噶瑪蘭 「天空樹下午茶」全新登場

出國好開「燻」 免稅通路限定雅柏煙霧之蹤快閃登場

相關新聞

王祖壽/理想混蛋:他們的交心與共享

分眾串流時代大多數走馬看花,樂團即使混了幾年、有了夯曲、唱了小場、入了大獎,成長史看似洋洋灑灑,但走到大眾面前要有辨識度...

潘光中/古裝幻想X現實主義完美配搭!《長相思》爆款出圈其來有自

綜觀整體內娛市場,要說哪種陸劇的類型內卷得最厲害,那麼絕對是古裝劇、尤其是古裝偶像劇莫屬了。特別在擺脫新冠疫情的壓抑之後,目前至少有幾十部古偶劇提案送總局備案送審,目前各大影視基地正有二十組以上正在開機拍攝,更別提現在至少還有十幾部已經殺青等著排播。不管怎麼看,這已經不僅僅是飽和的紅海,簡直是地獄等級的血海了。

于國華/真愛種植的百香果

青年果農蔡維峻蹲在茂盛藤葉下,向我解說種植百香果的諸多考驗。「就像愛情!」他說,期待很多、但不是想要都能得到;必須不斷努...

曾士昕/買商品?買樂趣?

鐘表消費在近幾年儼然成為全民運動,民眾把鐘表當作投資標的,讓市場在短期內產生了急遽的變化,原本訂價尚有折扣的熱銷款價錢突...

塗翔文/快一秒的他:成功的翻拍

某個程度上來說,「翻拍」和「改編」在本質上還是有所不同。改編通常有個原始素材,大部分是文學(字)將其影像化的過程;而翻拍...

麥若愚/創拓版「京戲啟示錄」舞台焦點 神奇地從李國修轉到王月!

屏風表演班巔峰經典「京戲啟示錄」,風靡劇場27年,除了承載一批中年死忠觀眾對逝去時代與傳統文化的印記,對年輕世代能帶來何種啟示?畢竟,劇中的京戲(平劇)、外省、國共、中華商場這些題旨,距離年輕人很遙遠,國修老師仙逝10周年,妻子王月推出創拓版,需要極大勇氣。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