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欣/說不出的告別──母愛是從牽手 到學會放手

東西方家庭戲不太一樣,最近有兩部家庭電影昭示不同的母親典範。台片「孤味」中母親是自我犧牲的放手,也是東方對母親的制約。但「說不出的告別」這部電影的母親則示範了愛是瀟灑,以及自己多熱愛生命的真正放手。
改編自北歐電影的美片「說不出的告別」,主角在脫離人世的最後幾天,既選擇了安樂死,但又盡情地在最後幾天告訴自己的家人,她這一生是如何無悔地熱愛生命。這看似矛盾的生命大哉問,反給了觀眾更深入的思考空間。
在身為家庭支柱的母親因病倒下之際,遠近的親人聚首。三代親人在短短幾天內,面臨了生死課題外,也讓重聚的他們再次感受到了什麼是父母之愛。
此片在時間與空間都有限的設定下,與「八月心風暴」一樣,是密閉式的親情風暴,相當考驗演技。因此卡司之強自然也不在話下,包括飾演重病母親的蘇珊莎蘭登,老戲骨山姆尼爾,與飾演兩個女兒的凱特溫絲蕾與蜜雅娃絲柯思卡,光在看演技就值回票價。
它不同於一般親情片,這故事改編自丹麥名片「沉默的心」。它維持了北歐片清冷但暗潮洶湧的基調。對生死有更超然的處理,他們為尊重母親的心願,在母親離世的最後幾天,維持了過節的歡樂氣氛,甚至前半段餐桌上的笑語如珠。
暗線則湧現著親友對安樂死的矛盾與不捨。這電影一方面讓人們感受到幾位長輩當年的肆意青春,與對愛情的瘋狂不悔。老人們在談及當年種種時,仍有著青春叛逆的火光,讓大片遲暮中仍染上的火花般的詩意。
蘇珊莎蘭登從開頭起床的一幕,就演出了被禁錮在身體裡的靈魂掙扎。如肢體的僵化與疼痛,交錯了她對生命最後幾天的熱愛。讓這部電影不只是悲傷主題,它更傳達了意識生命有限時,那對生活幾乎渴求式的熱愛,反而隱隱有著生命回甘的勵志氛圍。
這部片在離別的過程中,自然處理到家屬間的暗傷,但它不沉重。母親在親人前的豁達,是她給家人最後的禮物。無論是她對生死的想法、還是對愛情的開放性,都像是留給家人一個更自由的大哉問,告訴親人,愛除羈絆外,更是學會不帶犧牲意念的真正放手。
延伸閱讀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