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旅珠/「苔」之美

不久前在日本台的住宅改造節目中,看到業主原本因低於路面而長年漏水荒置的小庭園,經專家配合主屋造景,竟變身成了青鬱詩意的美麗苔庭。名匠更以近來歐美相當流行的「青苔塗鴉」手法,為陰濕的圍牆壁面繪上山景,藉由自然成長的青苔延伸庭園景深,巧妙化缺點為亮點的反向思考設計,讓我驚豔又感動。
性喜陰濕、形體微小的苔蘚植物其實無所不在,全世界約有兩萬三千種,不過不論在大自然或世界各地的庭園中,從來都不是亮眼的主角。中國文學中雖有不少跟苔蘚有關的詩文,但詠景之外,多半是借物抒情寫志─儘管「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然「各有心情在,隨渠愛暖涼」,似乎認定唯有荒階幽徑和不染世人跡的空山深林,才是它們自在的舞台。
不知為何,日本各地擁有獨特苔庭的林園,對我來說別具魅力,比諸多名園更讓我鍾情難忘。或許適合青苔生長的庭園,斜陽徑深、疊翠松陰,幽幽意境更為深邃動人,就像是對「陰翳」這種獨特美意識的禮讚吧。
箱根「公園上」站有個我每到必訪的「箱根美術館」,小小的美術館擁有非常細緻優美的庭園,分為「苔庭」「石樂園」「萩之道」與「竹庭」等幾個部分,不同季節各自精采,其中以晚春的嫩葉新綠與初夏的幽藹苔庭最為迷人。前往苔庭深處的茶室「真和亭」,邊享用抹茶與季節和菓子,邊欣賞倒映在茶室黑色立礼席漆桌上隱隱跳動的層層綠意,微光中的和式風雅教人為之傾倒。
京都有不少寺院都有美麗的苔庭,不過京都西山山麓的松尾地區,卻有個被稱為「苔寺」的臨濟宗寺院「西芳寺」,占地35,000平方公尺的庭園幾乎被多達120種的苔類覆蓋。傳說由造園高僧夢窗疏石打造的西芳寺庭園,是以白沙青松表現佛教理想世界中的「極樂淨土」,原本並沒有苔蘚。十五世紀的應仁之亂後建築全毀,又歷經多次天災兵亂而長期荒蕪,原本的庭園於是在江戶時期長滿了青苔,在大自然的妝點下呈現出戲劇性的陰翳氛圍。
苔寺也是我心目中京都最佳的賞楓景點,因為採預約制與高額拜觀料的做法控制了參觀人數,成為京都紅葉季少數不擁擠雜沓,能讓人能靜心欣賞「青苔問紅葉」美景的寺廟。
不過無論大小,綴有石雕小地藏的苔庭,才是我的最愛。京都最療癒的小地藏就躲在比叡山麓的圓光寺。望著小地藏腳踏蒼濃綠毯,笑看楓紅落盡的可愛模樣,再多俗世煩惱,都可以拋諸腦後了。
延伸閱讀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