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毓鴻/疫情過後 鐘表品牌如何看待市場
先前我們曾提過,在COVID-19疫情過後,鐘表市場的資源將會分散到幾個擁有鐘表收藏家客層的成熟市場,例如北美、德國、日本、法國與英國等等。在此之前,鐘表品牌們或許將中國視為一處淘金地,但從今往後,資源將會被重新分配,品牌也開始意識到必須重新耕耘的重要性。暫時撇開勞力士、百達翡麗、愛彼這些頂級的強勢品牌不談,中價位品牌以及較為小眾的利基市場品牌,又將會如何佈局COVID-19疫情過後的市場發展?
首先,產品的型號將會馬上——而不是逐漸地——開始減少,幾乎減少到等同於往年的大約4~5成,尤其中高價位品牌由於僅能操作非常保守的預算,複雜功能或是Bling Bling較為浮誇的腕表會被放棄,取而代之的是以休閒風格的腕表為主力,並且又以不鏽鋼材質為主。主要品牌以及鎖定小眾顧客的高級製表品牌,將放下為極限運動打造的款式,而是強調腕表所營造的休閒情境與生活品味,因此高檔的不鏽鋼腕表將會是主流,目前我們也已經看到諸如一體式鍊帶等設計。
至於中價位品牌則會著重於開發還未接觸過高級製表的潛在顧客,例如過去滿足於配戴Swatch、對手表抱有興趣卻尚未獲得瑞士製表工藝敲門磚的入門顧客。面對這群未經開發的、年齡層較輕的全新客戶,品牌透過電子商務、社群平台等數位途徑來進行接觸。有鑒於現在於北美等單一主要市場,腕表產品在電子商務平台進行銷售已經是非常稀鬆平常的交易模式,因此這種銷售管道將會逐漸取代傳統的實體零售經銷商,或是透過經銷商們既有經營的數位平台來推廣,進而接觸到對入門機械錶感興趣的全新客戶群。
除此之外,我們也會慢慢看到更多的石英機芯表款回歸,尤其出現在中價位品牌,推出價位大約坐落在1,000~2,000美金的入門級別產品,以相對親民的價格來吸引對瑞士高級製表有興趣的First-time Buyer鑑賞與購買,透過價格誘因來吸引他們對品牌產生興趣、甚至進一步建立信任以及忠誠度。
在疫情之後,不論所謂的報復形購買究竟能為產業帶動多少消費力,現階段鐘表品牌們需要看到顧客真正願意購買的表,做出更精準的行銷策略,才能接觸到全新的消費族群。
延伸閱讀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