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中斌/中共廿大後習政翻轉

二○二二年十月的中共廿大決定中止清零,放寬控制。次月,疫情死亡飆升。習近平意欲暫緩放寬。新任總理—前上海市委書記「清零酷吏」—李強力抗上意堅持不可(二○二三年三月三日路透報導)。次年二月北京宣布疫情結束。此後,習近平的「一言堂」乏人再提。

「會改過,難認錯」是一百零八歲中國共產黨特性。紐約時報中國通記者Ian Johnson二○一七年七月廿一日中共百歲壽誕時稱之為世界上「最能調適的政黨」。

●擾惑民心轉民族英雄。二○一九年十二月卅日,武漢李文亮醫師,警告病毒來臨。地方當局指他危言聳聽,並訓誡罰責。次年一月廿三日,武漢封城,全國動員抗疫。二月七日,李過世。四月四日,習近平在內的政治局常委一字排開,向李文亮烈士,行最敬禮。十月三日,國家頒布「李文亮法案」:今後若有任何疫情徵兆,人民上報即使不實,不治罪;官員不採取行動,治罪。離李過世,已七個月。

中共「難認錯」,招致無數罵名。天安門事件為最。但外界若忽略它「會改過」,將低估其潛力,誤判局勢。

中共廿大時,習回顧在位十年,應有感觸。之前,他以地方官入京,政府機構使喚不靈,謀權奪命危機四伏。如今駕輕就熟,權位已穩。「一言堂」可棄。於是,豁然開朗向三大方向調整:

●戰狼外交轉魅力外交。二○二○年三月,習下令外交官要「展現鬥爭精神」。習忽略了國際形象上中國已轉弱為強,他國感到中國威脅多於中國可欺。北京「戰狼外交」下,阻力增加,形象下滑,弊多於利。廿大後,習積極改善中印、中越關係、猛增免簽證旅遊國家,恢復熊貓外交。國際中國好感度上升。

六月二日Axios報導:五月中國國際好感度由去年一月負數躍升為八點八,超越美國的負一點五。而去年一月美國曾享有高於廿的好感度。

●國進民退轉民企井噴。習上台頭八年,重視國營企業遠超過民企。二○一九年底馬雲批中共監管民企過於嚴苛,惹怒習,受打壓,遁走國外。廿大後,習大力拉抬民企,鬆綁管制,寬裕資助。DeepSeek在內的杭州七小龍於是躍出。二○二五年二月十七日,馬雲復出於習主持的民企座談會,全球矚目。受習榮召的DeepSeek梁文鋒說「創新需要減少干預和管理」(二月十日紐時)與馬雲二○一九年開罪習的發言其實一致。國力靠科技創新,創新靠鬆綁。習六年內翻轉,誰能預料?

●地動山搖轉只做不說。頭十年,習痛惡國台辦以吃喝為主的「買辦文化」對台。其他機構如國安、公安、解放軍紛紛介入對台工作搶功。手段粗糙,逮捕台灣藍綠學者。習又以「地動山搖」、「窮台」威脅台灣就範統一,台灣社會抗中意識壯大。廿大後,習轉向「融台」,低調積極的拉攏青年及社會團體訪問大陸。以小紅書吸引少年。

同時,習經美制台。廿大後,共軍加強繞台演習,鬆動美國防高層戰中的意願。間接引發二○二五年中賴總統拋出兩岸併購論,國台辦正面回應。兩岸協商蓄勢待發,新局在望。

(作者為前華府喬治城大學外交學院講座教授,曾任國防部副部長,著有《偶爾言中》)

小紅書 李文亮 清零 習近平

延伸閱讀

習近平會中亞領導人 彭博:藉機擴大中亞「朋友圈」

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72歲生日 普亭致電祝賀

習近平赴哈薩克 出席中國—中亞峰會

廈航董座要他多幹幾年 馬英九:憲法只能連任一次

相關新聞

魏國彥/亞洲極端天氣恐成成新常態

六月中旬以來中國大陸多處淹大水,貴州榕江縣城兩度淹沒,河川上游降雨量累積等於兩座石門水庫的水量。廣東懷集縣、湖南龍山縣、...

盛治仁/權力集中正在毀掉民主

川普日前在北約峰會後開記者會,開心北約國家同意在二○三五年前把國防支出提升到GDP的五%,算是他在國際社會推動對美有利措...

馬凱/藉對等關稅檢討農業與汽車業

美國總統川普自四月二日「解放日」揭櫫的「對等關稅」,已近收官時刻。除了美國夙有貿易順差的英國及爭議多端的中國之外;與台灣...

周行一/川普關稅政策目的與趨勢

美國川普總統祭出新關稅政策後,世界陷入渾沌狀態,反映在金融市場的是股市波動劇烈,台幣升值幅度讓人跌破眼鏡,本文幫助你了解...

陳亮恭/雪花紛飛視界的言說與尋助

一千五百年前,十八歲的白居易寫下:「久為勞生事,不學攝生道。年少已多病,此身豈堪老。」當時的他或許不會想到,這個自覺羸弱...

方祖涵/飛彈如雨的日常

六月底跟一個軟體服務公司開會,會議時間是美東早上十一時半,因為這樣才能讓幾個不同時區的人參加。那是一間總部在特拉維夫,市...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