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普發一萬才三讀通過…詐團搶先寄假簡訊騙個資 刑事局急警告

高三生解脫了!114分科測驗落幕「8科試題解答一覽」 對完答案迎接暑假

陳亮恭/那抹午後清涼

盛夏時節的酷熱氣溫讓人煩躁,牆上浮動的光影也顯得慵懶。這時,冷氣悄然啟動,清涼的氣流緩緩散開,彷彿深山溪谷午後的那片陰涼。每當酷暑難耐時步入冷氣房,總忍不住感嘆:「發明冷氣的人,真該得諾貝爾獎啊!」

一九○二年時年僅廿六歲的威利斯.開利正是這位發明家,他的初衷是為了解決印刷廠的技術難題,印刷廠的溫度與濕度若無法精準控制,會大幅影響彩色印刷的品質。隨著技術的演進,原本服務於工業的發明,漸漸走入了公共場所與尋常百姓家,成為現代生活不可或缺的科技發明。

然而,美好事物背後也隱藏著始料未及的危機。冷氣真正負責降溫的是冷媒,早期使用的氟氯碳化物(CFC)雖然化學性質穩定,效果良好,卻有著完全沒有預料到的副作用;這些物質會上升至平流層,在陽光照射下分解出氯自由基,進而破壞臭氧分子。

臭氧雖然在大氣含量不高,但臭氧層之於地球,就像隱形的保護傘,在高空過濾著太陽的紫外線輻射,保護地表生物免受有害輻射,也是調節氣溫的重要機制。經過多年對南極氣候的觀察研究,英國劍橋的科學家喬納森.尚克林發現南極上空的臭氧層厚度減少了三分之一。這個發現令全世界震驚,帶來舒適生活的冷氣,竟然以意想不到的方式傷害環境。

所幸,人類沒有逃避。一九八七年,在聯合國環境規畫署的召集下制定「蒙特婁議定書」,全球攜手管制CFC的生產與使用。事實證明,這個協議的重要性超乎想像。研究顯示,若沒有「蒙特婁議定書」,全球暖化的程度可能比現在更嚴重攝氏一度,這一度的差異便足以引發災難性的連鎖反應,包括更嚴重的乾旱、森林野火、洪水氾濫,以及大規模的糧食危機。

目前全球CFC排放已下降超過九成九,臭氧層也因此逐年恢復。根據觀測數據顯示,臭氧層破洞的面積已縮小至數十年來的最低點,連最嚴重的南極上空,也有望在二○六六年恢復到一九八○年的水準。然而,臭氧層的恢復尚未完成,氣候變遷的挑戰卻迫不及待地浮現,程度甚至更為嚴峻。

如今的全球暖化主要來自二氧化碳和甲烷,各行業都在不同程度上持續排放溫室氣體。二○二三年被認定為人類有記錄以來最熱的一年,比工業革命前上升了攝氏一點四八度。全球希望複製「蒙特婁議定書」的成功,便於二○一五年簽署「巴黎氣候協定,為全球設定明確目標:將升溫控制在工業革命前的攝氏二度內,理想狀況下更要控制在一點五度以內。

臭氧層從破壞到修復的成功經驗,證明環境問題並非無解的宿命,這正是近年來ESG理念受到重視的原因;從企業治理到社會責任,再到環境永續,每一個看似微小的改變都如涓涓細流,逐漸匯聚成改變系統的力量。當企業開始採用環保冷媒,當城市開始推動節能建築設計,當消費者開始關注產品的碳足跡時,這些行動正在悄然改變著社會的運作模式。

夏天的台北午後,冷氣從超商門縫中溜出,讓人不想移動腳步。每當感嘆開利該獲得諾貝爾獎時,也會想起臭氧層的裂痕雖在癒合,但氣候變遷的挑戰仍在持續。時間無法逆轉,但我們可以從今天起,選擇生活中的減碳選項,就像當年為臭氧層所做的努力。因應全球暖化不該只是數字,更該是場全民參與的修復工程。(作者為台北市立關渡醫院院長)

延伸閱讀

熱+臭氧=心臟隱形壓力鍋 醫:開冷氣不為涼快 是保命

南極冰層下驚見千年古老地貌!科學家:宛如開啟時光膠囊

全球暖化前線!格陵蘭冰蓋5月加快融化 速度為過去平均17倍

冰層變薄失去雛鳥… 南極皇帝企鵝15年銳減四分之一

相關新聞

闕志克/關注為當代選舉的貨幣

自去年美國總統大選失利以來,民主黨不斷反思檢討,企圖找出重掌政權的路徑,但效果很差:民主黨的支持率跌至數十年來的最低點,...

廖元豪/刑法100條整肅異己 是背叛民主

柯建銘又口出驚悚之語:「即使藍營立委遭罷免,之後還有刑責在,死罪可免、活罪難逃。」並且還說可以動用「刑法一百條」!雖然事...

魏國彥/亞洲極端天氣恐成成新常態

六月中旬以來中國大陸多處淹大水,貴州榕江縣城兩度淹沒,河川上游降雨量累積等於兩座石門水庫的水量。廣東懷集縣、湖南龍山縣、...

盛治仁/權力集中正在毀掉民主

川普日前在北約峰會後開記者會,開心北約國家同意在二○三五年前把國防支出提升到GDP的五%,算是他在國際社會推動對美有利措...

馬凱/藉對等關稅檢討農業與汽車業

美國總統川普自四月二日「解放日」揭櫫的「對等關稅」,已近收官時刻。除了美國夙有貿易順差的英國及爭議多端的中國之外;與台灣...

周行一/川普關稅政策目的與趨勢

美國川普總統祭出新關稅政策後,世界陷入渾沌狀態,反映在金融市場的是股市波動劇烈,台幣升值幅度讓人跌破眼鏡,本文幫助你了解...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