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分科測驗/首日決戰理科生 應考注意事項一次看

今大雷雨明天可望趨緩 吳德榮:下周台灣附近又有熱帶系統存在

葉匡時/台鐵高鐵人事案反映的問題

最近有個拍案叫奇的人事異動。高鐵董事長鄭光遠接任高鐵董事長才四個月後,改任台鐵董事長,與鐵路或交通運輸毫無淵源的史哲接任高鐵董事長。許多人認為史哲沒有足夠的資歷接任高鐵董事長,批評這是個酬庸任命。我覺得這個人事異動反映的不是單純的政治酬庸與否,還有其他更嚴肅的制度問題,限於篇幅,我想指出兩個值得檢討的地方。

首先是薪資待遇問題。報載鄭光遠從高鐵轉任台鐵董事長,每月薪資將減少廿萬元,工作卻要艱困許多。高鐵就只一條路線,單一車種,營運非常上軌道。雖然曾瀕臨破產,但在馬政府時代經過財務改革後,現在年年穩定盈餘,並成為上市公司。台鐵則是路線與車種都很複雜,沉重的人事包袱,僵化的企業組織與文化,有待提升的公安意識,加上政府對費率的限制等,台鐵去年從公務機關改制為國營企業後,年年虧損的沉痾並沒有明顯改善。

如果要史哲去接台鐵,他應該不敢就任,社會上質疑一定更為強烈;鄭光遠以七十一歲之齡,早可含飴弄孫,卻願意放棄高薪而懷抱使命感去救台鐵,令人佩服。但這正好說明,目前政府國營事業、泛公股事業的薪資待遇設計極其不合理。

國營事業如台銀、台電、台鐵等機構,其首長職位與待遇基本上是比照政務次長。泛公股事業如合庫、台鹽、高鐵等,其首長待遇則比國營事業好,董事長薪資約為部長薪資的兩倍。這就產生高鐵董事長待遇遠高台鐵董事長的不合理現象。雖然泛公股事業首長待遇要比國營事業好很多,但與民間企業相比,仍然相距甚遠。當然,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民間企業主管的報酬與績效高度連結,而國營事業或泛公股事業,受政治影響甚巨,首長也幾乎不用為績效負責,有人批評他們是受酬庸的肥貓,也不是毫無道理。就此而言,如果高鐵董事長薪資降到與台鐵一樣,甚至更低,史哲應該還是會欣然就任吧?

其次是形同虛設的年齡限制。行政院規定,國營事業以及泛公股事業的董總年齡滿六十五歲必須年年經行政院核准才能續任,滿六十八歲者,除有特殊原因或考量經報院核准外,都必須要更換。鄭光遠接任高鐵董事長時為七十一歲,顯然政府有特殊考量。問題是,他僅當四個月就離開高鐵,那他接高鐵時的特殊考量是什麼,居然在四個月內就消失了?現在又去接台鐵董事長,特殊考量又是什麼?現在國營事業、泛公股事業、政府投資的財團法人等機構首長,年齡超過六十八歲者比比皆是,行政院既有此規定,就應該公開說明其特殊考量是什麼。如果無法說明原由,那乾脆取消年齡限制規定。

事實上,現代人的健康壽命已大幅提升,過去的年齡限制已不合時宜。京都陶瓷的創辦人稻盛和夫在七十八歲時受日本政府之託,挽救了宣告破產的日本航空。鄭光遠以其經驗資歷,如能重整台鐵,「讓台鐵再次偉大」,誰會計較他的年齡?問題在既然政府有規定,那就照規定執行。

總之,這次台鐵高鐵人事案,反映了國營事業、泛公股事業首長的任免,除了政治凌駕專業外,在績效責任、薪資待遇以及年齡限制等方面,並沒有合理設計。但要政府尊重專業,並能合理改善人事制度,在當前政府的施政順序上,可能比改善台鐵體質更為困難吧?(作者為陽明山未來學社榮譽理事長)

延伸閱讀

史哲掌高鐵董座...將徵詢接替人選?政院這樣說

航發會法人董事異動 高鐵發重訊:明起改派史哲

影/陳世凱讚史哲具交通歷練 賴士葆:應派去台鐵整頓

影/史哲任高鐵董事長 國民黨批政治酬庸

相關新聞

廖元豪/刑法100條整肅異己 是背叛民主

柯建銘又口出驚悚之語:「即使藍營立委遭罷免,之後還有刑責在,死罪可免、活罪難逃。」並且還說可以動用「刑法一百條」!雖然事...

魏國彥/亞洲極端天氣恐成成新常態

六月中旬以來中國大陸多處淹大水,貴州榕江縣城兩度淹沒,河川上游降雨量累積等於兩座石門水庫的水量。廣東懷集縣、湖南龍山縣、...

盛治仁/權力集中正在毀掉民主

川普日前在北約峰會後開記者會,開心北約國家同意在二○三五年前把國防支出提升到GDP的五%,算是他在國際社會推動對美有利措...

馬凱/藉對等關稅檢討農業與汽車業

美國總統川普自四月二日「解放日」揭櫫的「對等關稅」,已近收官時刻。除了美國夙有貿易順差的英國及爭議多端的中國之外;與台灣...

周行一/川普關稅政策目的與趨勢

美國川普總統祭出新關稅政策後,世界陷入渾沌狀態,反映在金融市場的是股市波動劇烈,台幣升值幅度讓人跌破眼鏡,本文幫助你了解...

陳亮恭/雪花紛飛視界的言說與尋助

一千五百年前,十八歲的白居易寫下:「久為勞生事,不學攝生道。年少已多病,此身豈堪老。」當時的他或許不會想到,這個自覺羸弱...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