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75歲黃呂錦茹長時間偵訊 蔣萬安:相當不捨、一定聲援

川普又出招!美國COVID網站改版 主打「中國實驗室外洩為真正起源」

便宜到哭! 全聯超狂優惠「1元買菜」限時搶 外送折扣碼現折100元

廖達琪/大罷免的厚黑學

民初有位李宗吾,寫了本在民間政界頗有市場的書:《厚黑學》。書裡提及官場常用的兩套招數:一是補鍋,一是鋸箭;前者是指修鍋匠故意把鍋的小破洞搞成大洞,讓問題變嚴重,來凸顯自己的重要;後者則是將被劍射傷的地方,只鋸下外部的箭頭,刺進身體裡面的部分,則視而不見,或推諉其他。

乍看之下,或會質疑執政者真會如此嗎?這樣厚黑的不負責任,不是以生民為芻狗嗎?但一細想,李宗吾頗有洞見,掌握權力的人想盡辦法也要鞏固既得利益,且更要懂得推卸責任來維權;在當今民主體制競爭選票的誘因下,厚黑的運用只怕更多,因為選民永遠處於資訊不對稱的地位!當下進行的大罷免,其啟動及目前執政黨看似全力配合投入的作為,與厚黑兩招,似若合符節;且其厚黑境界,似更上層樓,以流行詞彙來說,就是「甩鍋」,將所有問題責任甩給在野,並扣上紅帽。這恐怕超出李宗吾的視野,也是種創新;所以大罷免的厚黑學應有三招:補鍋、鋸箭以及甩鍋。

大罷免的源頭,據了解是青鳥等所謂公民團體所倡議,罷免部分國民黨立委;但號召罷免所有國民黨區域立委的,是民進黨團總召柯建銘。初喊時,民進黨似未跟進,柯總召接續放話,頗讓人遐想似是與賴總統套好招的布局。目前看來,民進黨已就大罷免的戰鬥位置,柯總召則成功引領此一風騷,他日前又開始帶不同風向(大罷免係藍營提倡),似繼續想占領扭轉乾坤的樞紐地位,他何以如此呢?

補鍋招數應可解釋,柯總召叱吒立院卅餘年,總召經歷廿餘年;馬英九時國民黨完全執政,他與王金平交好,形成所謂「王柯體制」。蔡英文完全執政八年,老柯更達權力顛峰;但眼前這屆立院,民進黨五十一席未過半,國民黨五十二席,其實不相上下!技術上不難合縱連橫幫民進黨通過重要法案,但柯總召似已不熟悉低調妥協求全,推動法案一不順,大罷免祭出把小洞擴大,攪動全局,各方仍得求著、看著、談著永遠的柯總召。

大罷免或一開始並非民進黨的選項,但主政者逐漸發現此招頗有妙用,有類「鋸箭」,以現有立院在野黨聯合過半阻擋法案,當成露於外的箭頭,如能砍掉,就算解決問題,內傷反正外觀看不見,能不能醫好,也不是現在執政者的責任!長期積累的內傷:比如生育率太低,生不如死趨勢漸強;醫護人力長期短缺,急診塞爆;能源政策偏頗,電力不足等;雖有民怨,執政者並不急著處理,將一切矛頭,指向在野黨的多數攔阻,誓師鋸掉,就轉移了焦點。

大罷免令人最瞠目結舌的是:將其正當性繫於「反共抗中」!總論述基調拉高至「國家安全」!把台灣所有內部問題,全部甩鍋給在野兩黨;若李宗吾地下有知,應是甘拜下風。

大罷免的厚黑,何以如此毫無顧忌上演?誠實言,民主的現實是:選民的資訊不對稱,大混戰下,常靠情感連結採信訊息。以選舉研究著稱的美國政治學者艾肯(Chris Achen),曾以大白鯊在麻州艾米地島出沒攻擊居民的歷史真實事件,研究當時的總統大選,發現果真有共和黨文宣以此事件攻擊民主黨執政不力,他找出的民調也驗證此攻擊影響選票流動。他總結選民是會被建構出的理由打動,尤其經由政黨認同或同儕團體所傳遞的,即便是假訊息!

(作者為中山大學政治所榮譽教授)

國民黨 民進黨 罷免

延伸閱讀

「板橋大刪元」罷免葉元之宣講 過來人陳柏惟助陣:公民運動的展現

柯建銘又要盧秀燕「沉潛當媽」 陳智菡:出於柯文哲口會怎樣?

稱柯建銘難得與黃國昌有志一同 民眾黨酸:大法官又團滅?

【重磅快評】老柯凸槌竟掰母愛 卓揆被綁架卻成丑角

相關新聞

李清志/到京都看櫻花的理由

今年春天我又來到京都賞櫻花,疫情後京都櫻花季的旅館費用貴的嚇人!好的旅館甚至價錢飆高三、四倍以上,而且全世界的觀光客都蜂...

洪蘭/幫助別人 獲得快樂

一位朋友突然來訪,說疫情開始時,她的兒子正在念大四,因疫情那一年幾乎沒有去校上課,連畢業典禮也不能參加。畢業後也不能出外...

葉匡時/用包容開放的心態接納各方人才

引領台灣半導體與IT產業的重要人物張忠謀與林百里,都不是土生土長的台灣人。張忠謀是中國大陸出生長大,在美國完成高等教育後...

陳力俊/世局紛亂與領導人讓人失望

近年來,國際局勢日益動盪。二○二○年初,新冠疫情席捲全球,被稱為「百年大疫」;歷時三年,造成近七億人感染,超過七百萬人死...

魏國彥/中共來訂正我們的能源政策?

戰爭以傷害對手為手段,以取勝為目標。至於傷害到什麼程度,端視對手與自己的關係,深仇大恨的往死裡打,以毀滅為終點;而兄弟鬩...

廖元豪/好想贏韓國

韓國憲法法院於四月四日,以全體一致八比零的判決,宣告尹錫悅的彈劾案成立,即刻罷免。回首來看去年十二月的戒嚴解嚴荒謬劇、韓...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