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延廷/台雙軌戰略:國防戰力及科技尊嚴

自四月起,在野黨爭取多年的國軍待遇調整終獲實施,提升「志願役勤務加給」及「戰鬥部隊加給」,在目前缺兵情況嚴重及招募不足窘況下,能提升招生誘因,並使線上的志願役軍人能長留久用,同時吸引社會有志青年投身軍旅,間接而言亦可提高軍隊素質。畢竟要結合日益高科技化、人工智能化、無人化的作戰場景,就必須有高質量的軍人才能發揮最大戰力,否則再多武器裝備也無濟於事。

近年台海周邊情勢瞬息萬變,緊張對峙快速升高,美軍印太司令帕帕羅稱,中共在台灣周邊活動已不只是單純軍事演練,而是在進行武統台灣實戰預演。此語出自美國印太地區最高軍事指揮官,顯然已非純粹為爭取預算所刻意誇大,可視為美軍高官對台海軍事戰略局勢發展的警語。

中共演訓明顯給地區美軍巨大壓力,但觀察賴政府除提出概念模糊「半導體供應鏈夥伴倡議」之外,對於如何應對當前台海潛在軍事風險卻墨守成規,只重提國防預算增加之語,尚有國軍人員招募不足、訓練如何達到與美國同步標準等,對建軍要件卻置若罔聞。川普幕僚對賴倡議無任何回應,反倒提出「對等關稅」主張,川普甚至逐漸虛化台灣晶片產業,讓人質疑賴政府對美國卑躬扈從,是否能換取台海長遠穩定與和平。

美國對台灣國防預算要求不以GDP百分之三為滿足,暫且不論美國未來是否同意軍售台灣高科技裝備,單從我方人員招募培訓一項,就顯得與美方期待落差。例如國軍在今年度志願役人員「預算員額」僅十六萬人,已創下二○二○年以來最低,且今年員額編現比僅百分之七十八點六,各軍校又連年招生不足,這對未來培養操作高科技裝備主力幹部缺額形成隱憂,即便降低招募標準也不能一蹴可幾。現代化戰爭依靠高素質人員,台海不若烏克蘭,要決戰到陸地「城鎮戰」絕非國人所能想像與接受,倘若國防要件缺了最根本「可用之人」元素,台海安全無異將大開漏洞。

川普不同於拜登,完全是以美國利益唯我獨尊,不惜從聯邦政府內部單位裁員縮編,甚至包括軍事、情治單位都難逃其精簡,對其國內都下了重手,遑論對盟友。台灣既非「盟國」也非「夥伴」,卻成為美國高科技半導體產能最大競爭者達三十年,可想而知川普對台灣晶片產業攫取的野心。台灣高科技產業鏈、資金鏈、供應鏈、技術培養等優勢基礎,都將屈於美國壓力而逐漸外移,遑論還能讓川普有底氣對中共打出「台海和平」交易牌。

至於賴政府指盼立法院能夠百分之百支持國防外交預算,並希望能對目前被凍結之國防預算提出補救,卻未嚴肅針對敵情嚴峻威脅提出完整的國防建軍配套措施,僅見當前執政者仍然心心念念於朝野政治鬥爭、搞大罷免,把台灣政治風氣搞得烏煙瘴氣,也直接影響國軍第一線戰備力量及軍心士氣。

台灣晶片產能猶如國機國造政策,都是我國政府近半個世紀以來同心協力、篳路藍縷的成就,稍有亮眼表現即招來潛在對手覬覦和算計,現在竟被美國輕鬆移美擴大生產。這些跨越兩代台灣菁英所累積的果實,實在不應被政客作為掏空台灣的工具,大家應群策群力捍衛台灣科技權益及尊嚴。(作者為清大教授⼂空軍前中將副司令)

台海 國防預算 美國

延伸閱讀

川普2.0「放血療法」有效嗎? 專家:既釀衰退也恐阻斷復甦後路

川普關稅大刀砍來!新興市場投資人準備逃離 人民幣就戰鬥位置

羅生門?法科學家疑批評川普遭禁入境 美官員打臉:持機密資訊

川普簽令解散教育部 最大受害者是誰?美大學學費恐再飆高

相關新聞

林中斌/川普─盛極轉衰

二○二二年八月,拜登政府中情局幹員突襲檢查佛州海湖莊園。那是他總統競選對手川普的家。他們帶走上千份文件。據傳,也翻查了川...

方祖涵/沒有藍天綠地的職業高爾夫

伊斯坦堡土耳其航空旗艦貴賓室,經常被譽為世界上最出色的航空貴賓設施之一,空間挑高且開放,設計是伊斯蘭圓拱建築與現代幾何圖...

廖達琪/川普威權會對歐盟產生示範?

上世紀八零年代,亞洲及東歐的威權國家前仆後繼的轉向民主,被杭廷頓稱為第三波民主化,並提出示範效應概念,做為解釋此一集叢轉...

李清志/到京都看櫻花的理由

今年春天我又來到京都賞櫻花,疫情後京都櫻花季的旅館費用貴的嚇人!好的旅館甚至價錢飆高三、四倍以上,而且全世界的觀光客都蜂...

洪蘭/幫助別人 獲得快樂

一位朋友突然來訪,說疫情開始時,她的兒子正在念大四,因疫情那一年幾乎沒有去校上課,連畢業典禮也不能參加。畢業後也不能出外...

葉匡時/用包容開放的心態接納各方人才

引領台灣半導體與IT產業的重要人物張忠謀與林百里,都不是土生土長的台灣人。張忠謀是中國大陸出生長大,在美國完成高等教育後...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