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中斌/軍力失衡 川普將與習謀和

林中斌
林中斌

三月五日,美國國防部次長柯伯吉在參議院聽證會被質疑近兩年對中國立場變軟。他說:「美國在印度太平洋的核心利益是防止中國稱霸,但印太區域的新情勢是軍力平衡已戲劇性的惡化(dramatic deterioration of the military balance)…如果我們與中國軍事衝突,沒有結果、軍費昂貴、軍力被毀。」不尋常的是,他蒙兼任參議院議長的副總統范斯力挺而過關。

二月十四日Washington Times報導,美軍印太司令帕帕羅說:「美國印度太平洋部隊的彈藥存量降低,武器維修延宕惡化,主要的海、空、火箭、太空部隊的發射平台過時的速度超過更新的速度。」之後,在二月廿八日紐約時報,他警告:應付共軍在亞太增強的實力,美軍準備落後(ill-prepared)。

現任美國國防部長赫塞斯在去年十一月七日Vigilance Elite訪問中說:「在過去十至十五年,五角大廈所有中美戰爭兵推,我們全敗!在中美戰爭頭廿分鐘,他們發射十五枚極音速導彈打掉我們所有的十艘航空母艦!」

今年三月七日,中國駐美大使館對川普兩度加徵關稅反應強硬。發文說:任何類型戰爭,中方都會「奉陪到底」。赫塞斯柔性回應,強調不尋求與中方開戰,並提到川普與習近平關係很棒。這反映美國亞太軍力近年來嚴重落後中國的現實。

美國國防工業資助出版的Defense News去年九月報導:「美海軍戰艦生產陷入廿五年來最糟狀況」。去年十月:「美海軍士兵短缺;太空發射延遲」。去年十一月:「美一航母兩潛艇由於焊接瑕疵出事。」去年十二月:「魚鷹式直升機卅年來廿一件事故六十四人殉職」。連續發表美軍壞消息,可能為爭取國防預算,卻為數十年Defense News報導首見。

今年一月十五日紐約時報報導,中國造船能量是美國的二百卅倍;中國發展出強力的微波武器,其威力相當於核子爆炸並可摧毀美軍武器的電子設備。一月Defense News報導:中國展示巨型四川號兩棲戰艦上載戰機以電磁彈射起飛;也在建造世界最大的核能航母。根據中國非官方訊息,此○○4航母已經下水。此外,去年珠海航展亮相的新武器有:兩架六代戰機等、無人航空母艦等。這些超越美軍的發展,多在最近幾年達成。

在今年三月份外交事務期刊,兩位美國智庫學者發表專文《台灣情結:美國的戰略不應綁在一場打不贏的戰爭上》。他們說:「台灣對美國當然重要,但重要的程度不到為台灣打仗。」這個看法目前尚非美國主流,但卻符合川普陣營中國防高層及副總統范斯的立場。今年一月廿三日南華早報引述國防部助理部長Austin Dahmer說:「對美國而言,台灣很重要但並非攸關生死。美國不會折斷矛頭以保衛台灣。即使丟了台灣,美國人民仍能安全繁榮且自由的生活。」

二月十九日,川普在空軍一號對記者說:他與習近平達成新貿易協定是可能的。同日,紐約時報報導:半打以上川普的顧問表示他想與習達成「廣泛而且超出重訂貿易關係的協議」。

中美軍力一升一降,美國抗中共識下,川普高層已逐漸移向謀和。

(作者為前華府喬治城大學外交學院講座教授,曾任國防部副部長,著有《偶爾言中》)

國防部 川普 美國

延伸閱讀

川普成普亭「執行助手」?解讀美俄通話隱含訊息 各國回應一面倒

美俄熱線後…澤倫斯基宣布將與川普通話 堅稱領土問題是紅線

美批解放軍「明目張膽」 陳冠廷:川普政府對台灣安全高度重視

川普、普亭通話 中國大陸外交部:樂見通往停火努力

相關新聞

廖達琪/川普威權會對歐盟產生示範?

上世紀八零年代,亞洲及東歐的威權國家前仆後繼的轉向民主,被杭廷頓稱為第三波民主化,並提出示範效應概念,做為解釋此一集叢轉...

李清志/到京都看櫻花的理由

今年春天我又來到京都賞櫻花,疫情後京都櫻花季的旅館費用貴的嚇人!好的旅館甚至價錢飆高三、四倍以上,而且全世界的觀光客都蜂...

洪蘭/幫助別人 獲得快樂

一位朋友突然來訪,說疫情開始時,她的兒子正在念大四,因疫情那一年幾乎沒有去校上課,連畢業典禮也不能參加。畢業後也不能出外...

葉匡時/用包容開放的心態接納各方人才

引領台灣半導體與IT產業的重要人物張忠謀與林百里,都不是土生土長的台灣人。張忠謀是中國大陸出生長大,在美國完成高等教育後...

陳力俊/世局紛亂與領導人讓人失望

近年來,國際局勢日益動盪。二○二○年初,新冠疫情席捲全球,被稱為「百年大疫」;歷時三年,造成近七億人感染,超過七百萬人死...

魏國彥/中共來訂正我們的能源政策?

戰爭以傷害對手為手段,以取勝為目標。至於傷害到什麼程度,端視對手與自己的關係,深仇大恨的往死裡打,以毀滅為終點;而兄弟鬩...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