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央行理事會明登場…銀行高層曝「大型行庫3警訊」 喊話:房市別再打了

MLB/開轟自謙「有點微妙」 大谷翔平英雄訪問引爆歡呼聲

「橫豎研究所」暫時休戰金秀賢 為這事點名台灣

陳力俊/6000億美元大震撼的省思

世界AI晶片領頭羊輝達公司於除夕日市值一夕崩跌六千億美元,約為台灣所有人一年辛苦賺得的GDP之八成。美國總統川普剛就任就宣布要推動「星際之門」計畫,目的是為維持美國在AI領域的全球領導地位。並計畫於未來四年內投入資金五千億美元。另外美國各大科技公司在AI熱潮中,已宣布四年內投入資金約六千億美元。總之,這是一個天文數字。

輝達股價崩跌原因是中國大陸AI「深度求索」(DeepSeek)公司發布大語言模型,性能可與美國頂尖公司的最佳聊天機器人媲美,而有超高性價比,挑戰業界普遍認為由美國建立起的規則:以規模制勝,為追求更高的性能,算力只能不斷膨脹,參數數量呈現指數級增長,同時帶來了驚人的能源消耗和訓練成本。而一家公司想發展AI,就必須投入高昂的成本向輝達買GPU晶片訓練,絕大多數公司根本難以為繼。

輝達去年市值一度高達三點五兆美元,與蘋果、谷歌、臉書母公司等七大科技公司的總市值,約為美國股市五十五兆美元之三成,更驚人的是金融商品的通貨膨脹。據英國《金融時報》專欄作家夏爾瑪(Sharma)指出,一九八○年,它們的總價值為十二兆美元,相當於當時全球經濟的規模。但新冠疫情過後,這些市場價值到去年已增至三百九十兆美元, 約為全球國內生產毛額的四倍。

他在去年出版新書《資本主義出了什麼問題》中,提出答案可以歸結為「貨幣寬鬆」。他說:「當借錢的利率為零時,其他一切的價格都會變得瘋狂。」例如二○一○年,隨著超低利率甚至負利率時代的開啟,美國房屋的中位數售價徘徊在二十二萬美元左右;到去年年初,這一數字已超過四十二萬美元。

從理論上講,輕鬆借錢應該為普通人帶來廣泛的好處。實際上,它已摧毀了許多曾經使資本主義成為繁榮中產階級的引擎,而對老年人和富人有利。

首先,實體資產和金融資產出現通膨,隨後是消費者物價通膨;接著,隨著利率上升以對抗通膨,融資成本上升,這不可避免地會帶來恢復寬鬆貨幣政策的政治壓力。對於擁有資產或鎖定低利率抵押貸款的富人來說,這並不是一件壞事。但對於嚴重依賴信貸的人來說,這是毀滅性的。「對於已經因高物價、儲蓄減少和工資增長放緩而陷入困境的家庭來說,借貸成本的增加正在將他們推向財務懸崖。」

對整體經濟的打擊也以其他形式出現:低效率的市場不再謹慎地將資金配置到最有生產力的用途,大公司吞併較小的競爭對手,並部署說客以有利於他們的方式改變政府規則,審慎的經濟實踐崩潰,導致「二○一○年代最成功的投資策略,是購買最昂貴的科技股,然後隨著它們的價格和估值上漲而買入更多股票。」

但最嚴重的打擊是資本主義本身:一種普遍且有根據的感覺,即該體系已被破壞和操縱,特別是針對窮人和年輕人。其社會後果就是憤怒,政治後果就是民粹主義,而這正促成川普的復出。

對由經濟部控制大量國營企業,而並非真正實行市場資本主義的台灣來說,卻對專家們分析出來的弊病無比熟悉,物價高漲、房價與科技股價飛漲,薪水階級望房興嘆,貧富不均不斷加大。盡速積極導正,是有為政府的重要職責。(作者為中研院院士、清大特聘研究講座教授)

美國 通膨

延伸閱讀

台積電董事會首在美召開 關注是否加速先進製程赴美

美課徵鋼鋁關稅 越南憂各國貿易防衛戰後續衝擊

川普課鋼鋁25%關稅 中鋼董事長:與他國齊頭有利銷美

川普若對台晶片徵稅 科技高層:美國IC設計受衝擊最大

相關新聞

洪蘭/人際互動如何影響荷爾蒙

二個以前教過的學生回國來省親,請了幾個當年替他們寫推薦信的老師吃飯。席間一位老師低聲問我:你不覺得他們二人面孔愈來愈像,...

陳亮恭/流動與靜止間的池上哲思

群山環抱的池上放慢了時間的流動,八千人的小鎮獲選全球知名「慢城」(Cittaslow)。北倚海岸山脈,西靠中央山脈,綿延...

陳力俊/十億元捐款的高教傳奇

日前參加某國立大學校長就職歡迎茶會,新校長宣布不久前該校獲得一筆十億元的捐贈,是建校六十幾年來獲得的最大筆捐款,將對發展...

薛承泰/陳時中能切中時弊嗎?

生育率全球最低的南韓,連降九年之後,去年終見翻轉;中國大陸也一樣,去年反彈了五十二萬名嬰兒。這也許是曇花一現,但台灣一向...

闕志克/癱瘓民主社會的獨裁化策略

在資安領域,有一種網路攻擊叫作癱瘓服務型(Denial of Service, DoS)攻擊,其進攻方法是在單位時間內送...

劉憶如/比特幣納入美國戰略儲備的意義

今年三月六日,美國總統川普簽署行政命令,宣布將比特幣納入美國戰略儲備。另外,同時宣布成立「美國數位資產儲備」,將五種數位...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