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考上「夢想的北一女」 基隆女高中生通勤1周放棄:無法撐3年

大學申請入學一階結果出爐!台大過篩比率40% 醫學系報名人數少95人

全球首例!義大利頁報發行AI報紙 挑戰新聞倫理掀業界疑慮

廖元豪/大罷免就是大賴皮加大霸凌

立委任期是幾年?四年!

所以每次立委選舉決定了哪個政黨或政黨聯盟控制立院多數,原則上這應該是持續四年的生態。如果總統與立法院不同黨,那要嘛就組成聯合政府,共享治理權;要嘛就要忍受在依法行政原則下,施政無法遂行己意的後果。畢竟法律高於命令,而且國家重要事項均須經立法院決定,這是政治學與法學緒論教科書的入門教材。

但大罷免在做什麼?就是把立委任期變成兩年!當柯建銘狂言罷免四十一席藍委,各地「公民團體」無差別蒐集罷免連署時,他們就是不肯接受「四年無法隨心所欲」這件事。簡而言之,賴皮不認輸!

二○二四年大選的結果,民進黨四年內可以當總統,但掌握不了立法權。這乃是人民意志與憲法規定加總的結果,要讓民進黨在四年內謙卑地與藍白協調對話,才能有效施政。然而他們如同下棋輸了就吵著「不算」、「重來」的屁孩,不肯接受「四年無法隨心所欲」的結果。明明是少數,卻沉溺在蔡英文時期全面執政的好日子,不斷杯葛、阻撓,接著就覆議,並拉大法官下水來違憲審查。他們要用大罷免讓一大部分的選民再歷經一次類選舉的競爭,再投一次票。立委任期幾乎變成兩年;立委累,全體國民更累—你們這些政黨,永遠在選舉嗎?可以專心治國嗎?

「罷免」是人民的權利,可是「大罷免」就荒謬了。在任期制度下,罷免乃是偶一為之的例外,但民進黨卻要把例外變成常態,遍地烽火,人人自危。他們只是因為輸不起,就無視於憲法規定的四年任期及選民抉擇的結果,拉著全國人民短時間內再「選」一次。

部分論者還拿英國等內閣制國家的「解散國會」來類比,這擺明硬拗。在內閣制國家,國會議員的確可能因為解散國會而提前改選,法定任期未必做得完。但在這些國家,一開始就不會有「少數政府」這回事—如果台灣是內閣制,現在的行政院就是藍白組成的,民進黨連沾邊都沒得沾,哪來什麼解散國會?而且內閣制下,總理或首相想要解散國會,也是要謹慎,不是自己一不爽就鬧脾氣解散。因為改選有風險,弄不好,不但浪費大家的時間精力,還可能讓執政黨席次減少,連自己的議員位子都丟掉。反觀現在少數政府又鴨霸的民進黨搞大罷免,即使面對國民黨的反擊罷免,也不影響自己的地位—本來就少數,大不了仍然是少數,且對賴總統、卓院長及不分區的柯建銘,都沒有影響。這種「看人挑擔不吃力」、「死道友不死貧道」的做法,怎能與內閣制的解散國會相提並論?

在這種賴皮態度下,民進黨就算大罷免落敗,還是不會認帳。柯總召勢必還是成天指天罵地;行政院、總統對於不喜歡的法案還是繼續覆議、拉大法官下水助拳。歹戲拖棚鬧不完。

大罷免不只是賴皮,也是霸凌。首先霸凌的就是全國人民,既否定大多數國民投票的結果,又拉著不想成天搞政治的民眾非要短期內再投一次票不可。其次,這也霸凌憲法明定的立委任期與穩定體制,讓立委無暇研究法案,只能再去跑選舉。一切只是因為輸了不甘願,想任意妄為、不受監督。這不禁讓人懷疑到底有多少弊案,害怕立法院揪出來?

對於賴皮又霸凌的大罷免,人民能做的就是用選票狠狠教訓他們。絕對不讓賴皮還要霸凌全國人民與憲法的政黨洋洋得意。你否定了我們二○二四年投票的選擇,我們就在二○二五年再顯示一次人民的聲音。

(作者為政大法律學系副教授)

內閣 民進黨 罷免

延伸閱讀

彰化「罷免缺衣不可」一階達標 謝衣鳯:沒有正當性

曹興誠領銜罷免 徐巧芯:被台灣「背骨仔」惡罷是光榮

中選會:收到47件罷免案 其中44案為立委

曹興誠當罷免領銜人 徐巧芯:啼笑皆非

相關新聞

魏國彥/第五風暴

三月五日下午我參觀了國民黨籍立委陳永康將軍舉辦的一場兵推,主題是台灣的能源安全,背景為梁啓源教授計算的國家能源安全指數,...

廖元豪/一個影片就會危害國家安全?

一位自稱「亞亞」的陸配,在抖音貼出一個「涉嫌」支持武統的影片。相信在新聞揭露之前,根本沒幾個台灣人看過,更遑論受其影響。...

葉匡時/全面老化的台灣

因為少子化以及平均餘命的增加,台灣人口老化的問題日益嚴峻,已是眾所周知。然而,透過退休銀髮族的活化,再加上鼓勵生育或引進...

廖達琪/大罷免的厚黑學

民初有位李宗吾,寫了本在民間政界頗有市場的書:《厚黑學》。書裡提及官場常用的兩套招數:一是補鍋,一是鋸箭;前者是指修鍋匠...

王正方/刀郎的歌

這把年紀早不追流行歌曲了,如今滿街學老美唱饒舌,口齒混濁,不知所云,偶爾聽懂幾句,其詞語粗鄙立意庸俗。在網上轉到「刀郎線...

張延廷/台雙軌戰略:國防戰力及科技尊嚴

自四月起,在野黨爭取多年的國軍待遇調整終獲實施,提升「志願役勤務加給」及「戰鬥部隊加給」,在目前缺兵情況嚴重及招募不足窘...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