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MLB/畫面認定全壘打!大谷翔平本季首轟在日本 追平個人最快

金賽綸遭爆生前墮胎被迫結婚!李鎮浩絕地反攻公布錄音檔

張延廷/台灣避免成為美、中灰色地帶陷阱

成功「二進宮」的川普稱上任後考慮要求北約各國增加國防預算至GDP的百分之五,讓歐洲「盟友們」紛紛察覺川普將明顯改變對烏克蘭的支援政策。

但川普內閣可能在烏東地區創造更多「灰色地帶」,以間接襯托美國在北約的重要及不可撼動,同時加大對普亭「喊價」的籌碼。相較於歐巴馬時代在歐洲部署飛彈軍備的鴨子划水式布局,再反觀川普對敵首的斡旋式迂迴策略、在印太地區關稅、軍售齊下,從台海局勢中謀取美國最大利益。相較於烏東地區,美國在台海和南海的布局顯得更多樣化。

所稱「灰色地帶」即介於正規軍事作戰和非傳統安全範疇之準武裝力量常態部署行動,目的在以反恐、維和、搶險救災等名目掩護實質軍事演練之部署,藉以規避甚至利用國際法對於領海領空的定義界限,企圖將武裝部隊化整為零,打破原建制編制,延伸至對手國的領海線邊緣,以突襲式戰術對敵特定目標區進行干擾或滲透、抵近偵察,達到情蒐與政治渲染等目的。

駐印太美軍自二○○一年海南島陵水外海「EP-3E擦撞事件」以後便大量啟用相似策略,「租用民間」載具為往返中國大陸十二海里外毗鄰區航路飛行之戰略偵察機,如以RC-135V/W、P-8A等進行掩護,或對臨近的軍事盟國如菲律賓等提供空中給油,藉以延長滯空時間,達到遲滯中共海空力量予以攔截之效益,而不受相對領空防護法律之限制。

印太美軍近年租用民間Omega公司之KC-10A加油機之戰術任務架次,取代常態派駐琉球嘉手納基地之KC-135R加油機,藉「灰色地帶」航空器掩護戰略飛行架次,待日本西南各主要離島(石垣島、宮古島)新機場完成整建後,還可提供此類大型飛機技術轉降甚至不定期部署,以達長久抗衡中共機隊之目的。

在海上、陸地部署層面,美國駐琉球之陸戰隊「第三遠征軍」早在二○一○年代即以「多國海上戰備聯演」為名目,配合亞太各盟國年度演訓計畫期程,將兩棲偵蒐兵力運用至南中國海周邊,以達戰區干預之戰術目的。這些經年累月發生在台海周邊的準軍事行動,其實際強度已達大規模三棲軍事演習,並不屬於低階的一般訓練層次。從二○二四年底美軍印太司令巴帕羅率團輪訪東南亞等國,呼籲加強「軍事合作」,到美軍神盾驅逐艦停泊柬埔寨雲壤軍港等事例,可以察覺美國重啟「重返亞太」戰略,此舉與美軍陸戰隊移防關島相互彌補。由於第二島鏈中樞基地之關島安德森空軍基地僅距台灣二八○○公里,不難看出此舉屬於陸戰隊配合空軍進行「彈性部署」。

拜登總統在卸任前批准了約台幣一八六億元的對台軍售,卻仍對中華民國有意參加亞太地區非傳統性質之聯合演習避而不談,例如對每年於第二島鏈馬里亞納群島實施之最低敏感度人道「聖誕空投」行動亦三緘其口,不免讓人質疑美國究竟「助台」或「拆台」?或者僅將台灣做為對中國大陸討價還價的籌碼而已。

兩岸若真要進行長期軍備競賽,甚至台灣應川普要求將軍費提升到GDP的一成,則過度的經濟負擔將拖垮台灣的經濟發展。總之,兩岸雙方應儘快恢復對話及交流管道,謹慎避免戰略誤判,起碼維持基本現狀,盡量降低台海緊張,節約軍購開支,把民生經濟發展擺在第一位。(作者為清大教授⼂空軍前中將副司令)

川普 美國 美軍

延伸閱讀

暗示台積電?美國喊對台晶片徵100%關稅 專家曝川普真正目的

「盼緊密合作」印度總理下周將訪美 預計與川普討論這些議題

稀土換援助?川普喊話烏國「平等回報」 德國總理轟:自私自利

川普上任不到3週 墨西哥接收逾1萬被美國驅逐移民

相關新聞

洪蘭/人際互動如何影響荷爾蒙

二個以前教過的學生回國來省親,請了幾個當年替他們寫推薦信的老師吃飯。席間一位老師低聲問我:你不覺得他們二人面孔愈來愈像,...

陳亮恭/流動與靜止間的池上哲思

群山環抱的池上放慢了時間的流動,八千人的小鎮獲選全球知名「慢城」(Cittaslow)。北倚海岸山脈,西靠中央山脈,綿延...

陳力俊/十億元捐款的高教傳奇

日前參加某國立大學校長就職歡迎茶會,新校長宣布不久前該校獲得一筆十億元的捐贈,是建校六十幾年來獲得的最大筆捐款,將對發展...

薛承泰/陳時中能切中時弊嗎?

生育率全球最低的南韓,連降九年之後,去年終見翻轉;中國大陸也一樣,去年反彈了五十二萬名嬰兒。這也許是曇花一現,但台灣一向...

闕志克/癱瘓民主社會的獨裁化策略

在資安領域,有一種網路攻擊叫作癱瘓服務型(Denial of Service, DoS)攻擊,其進攻方法是在單位時間內送...

劉憶如/比特幣納入美國戰略儲備的意義

今年三月六日,美國總統川普簽署行政命令,宣布將比特幣納入美國戰略儲備。另外,同時宣布成立「美國數位資產儲備」,將五種數位...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