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17縣市低溫特報!冷氣團發威 馬祖6.5度、苗栗7.7度

楊志良/當前健保改革最重要的三件事

賴清德總統拋出健保改革議題,他雖然是醫生,但完全不懂健保,是個大外行。

當前健保的問題,第一,是由於人口老化及新科技發展,健康照護支出中由民眾自己負擔的比例愈來愈高,健保承擔的比率愈來愈低,逐漸失去健康保險的意義。

第二,是健保點值太低,醫護人員普遍成為血汗勞工,醫師、病人、健保署三輸,所以各界要求健保服務的點值至少達到○點九五。簡而言之,就是健保錢不夠,眼看就要倒閉了。

想要解決健保的財務問題,以往都是提高費率及加收補充保費,但這已經不夠了!解決健保財務的第一個方法,就是將投保薪資上限,從目前的二一九五○○再往上調高,讓高收入者多負擔一些。

我接任衛生署長時,投保薪資上限是五萬,因此愈有錢的人負擔的保險費比率愈低。我一口氣調到廿萬八千,是當時部長級薪水,也就是我的薪水。我朋友抱怨,此舉讓他每月交的健保費一下成長四倍,本人回應說,誰教你要賺那麼多。

第二就是改革支付制度,這裡指的是如何支付醫事人員提供的醫療照護。多數相關的專家都同意,現行「論量計酬」(做一項算一個費用)制度並不好;在此制度下,做得愈多賺得愈多,因此醫院傾向於多做,不但容易造成醫療的浪費,而且在總額固定下,點值當然就不斷下降。負責健保財務的健保署,就要不斷提高審查標準,造成與醫療提供者的對立。

因此美國開始採用「論病計酬」制(DRG,住院診斷關聯群支付制度),一個病案治到好,一個費用;用愈少的成本把病人治好,醫院就賺愈多。美國施行後,各國多加仿效,台灣經過多年研議,提出了台灣版的TW-DRG,但由於若干醫界反對一直未能實施。本人擔任衛生署長任內,排除眾多困難,實施了第一階段。前監察委員黃煌雄當年特別關心健保,舉辦健保總體檢;他曾舉行研討會,詢問多位醫院院長對第一期DRG的看法,結果全數認為優點大於缺點。可惜人走茶涼,第二期就遙遙無期,有待健保署的魄力了。

其實論病計酬仍不是最佳解方,應該進化到「論人計酬」,這也是國際的趨勢。也就是民眾自行向某醫療團隊登記為會員,保險人(健保署)依照這些會員的年齡、性別、健康風險等,將經費撥交給這個醫療團。醫療團的責任就是盡量讓會員健康不生病,如果這個會員因病到另外一個醫療團就醫,費用就由承攬的醫療團支付,所以民眾的健康就是醫療團的收入及幸福。

第三個也是最重要的改革,其實是讓民眾自組團隊共同促進健康。我擔任署長期間,發現台灣各地的公園或廣場,都有各種團隊一起早操、打太極拳或唱歌,如果某團員哪天沒來,大家都會共同關心。運動對健康有很大助益,參加團隊更可以減少孤獨

世界衛生組織認為孤獨是本世紀最大的健康挑戰,英國因此成立「孤獨部」,日本仿效辦理。孤獨及孤獨死是台灣今日的重大健康問題,這些自發性團體沒有正式的組織,無法直接給經費補助,因此由衛生署舉辦「活力健康秀」活動,於縣市內優勝,則當年邀請參加全國比賽,優勝者可獲得獎金及補助交通費。非常高興得知衛福部國民健康署一直在執行這項工作,政府如何鼓勵各地辦理,才是最重要的健保改革。(作者為前衛生署長)

健保署 孤獨 衛生署

延伸閱讀

健保署長石崇良:提升「自我照護」能力 是健保存活的關鍵

新聞中的公民與社會/健保停復保將走入歷史 估增近24億收入

美國聯合健保CEO遭當街槍殺!槍手在逃 遺孀曝「生前曾受威脅」

健保NGS終身一次、自費額度各不同 台癌手冊助病友選擇

相關新聞

王正方/佛里曼對美中關係的建議

紐約時報資深專欄作家佛里曼(Thomas Loren Friedman)曾獲三次普立茲新聞獎,他倡導中立、新自由主義,深...

方祖涵/殘酷野火與冷淡人情

洛杉磯公羊今年球季遭遇許多挑戰,從一勝四負戰績開季,幾乎不被任何人看好,最終竟然拿到十勝七負,不但成功晉級季後賽,更拿到...

盛治仁/沒做錯事卻被罵,那是修行

上個月受邀參加表演工作坊的四十周年慶祝晚宴,看到了許多表演藝術界的老朋友們,著實開心。表演藝術團體面對的挑戰很多,能夠歡...

馬凱/以企業五德力挽狂瀾

十三年前,社會上出現了許多光怪陸離的現象,令人驚恐不安。環顧四方,突然驚覺人類外在的物質方面與內在的精神層面正一步步走向...

魏國彥/2025年:冰火橫胸 政壇震盪

川普即將於二十日上任,就在交接前夕,美國各地天災橫行,中西部陷於零下數十度的大雪之中;南加州焚風當道,富人區山林大火,好...

洪蘭/AI時代背古文的意義

日前去一所國中演講,有家長質疑在AI時代背古文的意義,問我是否贊成背書。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