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黃麟凱槍決伏法…37死囚他被選中 法務部曝「關鍵理由」

苗栗三灣7.7度!18縣市低溫特報 白天漸暖、明晨再探10度以下

盛治仁/網路常互嗆 兩岸年輕人互看不起

日前受邀在「遠見高峰會」評論一個很有趣的民調,由《遠見雜誌》、新加坡《聯合早報》、馬來西亞《星洲日報》及香港浸會大學新聞與社會研究所合作的五地跨國調查,包括台灣、香港、馬來西亞、新加坡和大陸的受訪者,針對所在地的經濟挑戰以及其他地區的年輕世代和社會進步狀況互評。

一般調查,多數在呈現對自己國家的評價,這份調查結合跨國媒體和機構進行互評,透過他人的眼光看自己,當能得到更多啟發。篇幅所限,無法詳述所有調查結果,僅摘要部分重點分享。

首先被問到,未來三年最重要的經濟挑戰為何?香港和新加坡最多人擔心通膨或降息的經濟問題;大陸受訪者則最擔心中美貿易戰再起,而台灣則最擔心地緣政治影響及國內政治衝突內耗。這讓我有些難過,因為我們擔心政治影響經濟的比例,遠高於香港和新加坡兩個競爭者。

當被問到最應該與哪些國家或地區強化經貿關係時,香港、馬來西亞和新加坡的受訪者,都一面倒地選擇中國大陸多於美國。台灣則是相對平均,選擇美國(廿八點九%)略高於大陸(廿六點一%)。如果台灣在政治、軍事和經濟關係上都採取這樣的中間政策,而非選擇倒向一邊的話,可能是最符合台灣利益和發展的選項。

在五地互評的部分,問卷裡請受訪者幫五地年輕世代在國際上的表現打分數,結果所有地區都把新加坡年輕人的表現排第一、大陸年輕人排第二。除了香港的受訪者把台灣年輕人排在第四以外,其他四地包括台灣自己,都把台灣年輕人的表現排在最後一名。

我對此很意外,也無合理解釋理由,因個人印象對台灣年輕世代的表現很肯定。有個可能性是因台灣國際空間受限,在國際上能夠被看見的機會變少。

進一步的年齡交叉分析,透露出很有趣的模式。大陸和台灣四十歲以上的受訪者,分別把大陸和台灣年輕人的表現排在最後一名,也就是自己最看不慣自己的年輕人;而大陸和台灣四十歲以下的受訪者,則是分別把台灣和大陸年輕人的表現排最後一名,亦即兩岸的年輕人互看不起。這應該是反映了兩岸青年因統獨議題,經常在網路上互嗆的結果。

台灣在社會進步的排名則在五地中排名第二,僅次於新加坡。特別的是,只有新加坡把台灣社會進步的表現排在最後一名,其他地區都把台灣排在前兩名,顯示台灣社會的開放和進步是相對受到肯定的。我想新加坡因為重視秩序多於自由,才會在這面向將台灣排名趨後。

調查最後自評綜合經濟、教育、人才、企業表現、財富分配等綜合指標,作為整體發展潛力的評估,排名序位是新加坡、香港、台灣、馬來西亞和中國大陸,這反映了新加坡的亮眼經濟發展和自信,以及大陸衰退的經濟表現和信心。我想到大陸有首歌「大夢」,長達八分鐘,因為唱出從六歲到八十八歲的人生煩惱而爆紅,就反映了這個現象。

個人覺得這份民調結果,反映了受訪者很務實的看法,也讓大家可以從鄰居和競爭者的角度來看自己的優缺點,希望未來有更多跨國調查,讓我們更能看清別人、認識自己。(作者為雲品國際董事長)

新加坡 經濟發展 馬來西亞

延伸閱讀

香港一公屋婆婆喪夫門外點蠟燭 男2度淋熄並投訴被轟沒同理心

陸官媒:美國制裁沒有阻止大陸晶片產業持續壯大

海外港人籌組香港議會 落實一人一票制度

影/曹興誠力挺「香港議會」與「自由香港宣言」

相關新聞

王正方/佛里曼對美中關係的建議

紐約時報資深專欄作家佛里曼(Thomas Loren Friedman)曾獲三次普立茲新聞獎,他倡導中立、新自由主義,深...

方祖涵/殘酷野火與冷淡人情

洛杉磯公羊今年球季遭遇許多挑戰,從一勝四負戰績開季,幾乎不被任何人看好,最終竟然拿到十勝七負,不但成功晉級季後賽,更拿到...

盛治仁/沒做錯事卻被罵,那是修行

上個月受邀參加表演工作坊的四十周年慶祝晚宴,看到了許多表演藝術界的老朋友們,著實開心。表演藝術團體面對的挑戰很多,能夠歡...

馬凱/以企業五德力挽狂瀾

十三年前,社會上出現了許多光怪陸離的現象,令人驚恐不安。環顧四方,突然驚覺人類外在的物質方面與內在的精神層面正一步步走向...

魏國彥/2025年:冰火橫胸 政壇震盪

川普即將於二十日上任,就在交接前夕,美國各地天災橫行,中西部陷於零下數十度的大雪之中;南加州焚風當道,富人區山林大火,好...

洪蘭/AI時代背古文的意義

日前去一所國中演講,有家長質疑在AI時代背古文的意義,問我是否贊成背書。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