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華/善良角落
每個家、學校、公司,都該有個「善良角落」。
帶孩子去公園玩,發現公園裡有個「善良角落」。其實就是公園邊緣的一張長椅,椅背上印有很多善待彼此的方法。小至打招呼、認識新朋友…大至寬恕、對自己善良…。有些話的文字排列讓人印象深刻,如「成為重要的人很好,但成為好人更重要」。
可惜的是,沒有家長或小孩跑去「善良角落」,大家都在公園中間搶各種遊樂設施。五六歲的小孩爭先恐後,絲毫不輸他們在職場上的父母。
我猜這是社會的本質。「成為重要的人」會有很多立即的好處,但「成為好人」則未必。所以大部分的父母還是把時間花在前者,可能也用這樣的價值觀教導孩子。
但我猜大部分的家長跟我一樣,在現實壓力下,努力擠出時間和資源,教導孩子善良。畢竟家長都有親身經驗:不善待別人,別人也不會善待你。不善待別人,通常也不會善待自己。
特別在這個政治、經濟、文化都逐漸分化、甚至對立的世界,霸凌無所不在,善良變得更困難,卻也更重要。
「善良角落」椅背上有一個簡單的字,叫「包容」。這是我當小孩時,家庭或學校都不曾教過的字。因為那個時代單純,也單一。如今不一樣了,人與人之間的不同點,有時比共同點更多。我們可以躲進自己的同溫層,也可以擁抱廣闊的大氣層。身為家長,我想帶孩子體驗後者。至少,先體驗一次。最後要去哪裡,由他自己決定。
最後由他自己決定是關鍵。
離開公園後,我們去一個農場。農場養了很多羊駝,因為外型可愛,所以柵欄上貼滿禁止餵食的標語:「每個動物在飲食上都有獨特的天性和需求,你的善意,會讓牠們生重病!」
對羊駝如此,對人不也一樣?
當我們好不容易放下自我,對別人善良時,常會用自己覺得好的方式。忽略了每個人都有獨特的天性和需求,而我們的善意,會讓別人生重病!是的,雖然「我這樣做都是為你好」,但結果未必會對他好。
善意的對象年紀越大,越得由他自己來決定。有時善意排山倒海,不如點到為止。
所以我喜歡善良「角落」。是個「角落」,而不是「空間」、「碉堡」、「國度」。沒有門,不需預約,每個人都可以隨時進來、離開。給予者不會太費力,接受者不會太窒息。每個人依照自己獨特的天性和需求,好好活著,也讓別人好好活著。
離開農場的路上,孩子開始胡鬧,我也跟著生氣。呵呵,在善良的路上,我們都有很長的路要走。還好,沿路有許多角落,讓我們可以學習、喘息。
(作者為作家,網路媒體《創新拿鐵》創辦人)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