闕志克/自駕計程車服務的前景

十月初,特斯拉發表眾所期待的自主駕駛計程車雛型以及相關技術,市場反應一般;隔天股市收盤時,特斯拉股價暴跌約八點八%,顯示投資人並不埋單。馬斯克從五年前就不斷宣稱特斯拉「即將」推出自駕計程車產品,但一再跳票。新推出的這輛車號稱能夠完全自主駕駛,所以不需方向盤或踏板,然而根據公開的政府紀錄,特斯拉與美國三大自駕計程車開發商-Waymo、Cruise、Zoox-在自駕技術上能並駕齊驅的機率其實很低。

加州政府每年都會公布每家自駕車公司用於測試其自駕技術的車輛數量、行駛總里程數及功能和安全測試結果。過去三年,Waymo和Cruise每年各自投入了數十到上百輛的實驗車,每年累積測試里程數都在數百萬英里以上;結果是,與真人駕駛相比,Waymo自駕車發生受傷事故的機率低了七成三,發生需通報警察事故的機率低了四成八,需啟動安全氣囊的事故發生率也低了八成四。對比之下,同一段時間特斯拉並沒有登記任何實驗車輛,所以在加州與德州的實地測試總里程數掛零。如此薄弱的實測紀錄,難怪特斯拉自駕計程車的開發時程一延再延,也很難相信其自駕系統技術可與那些扎扎實實經過系統化、全面性測試鍛鍊過的同業相提並論。

汽車工程師協會定義了六個駕駛自動化的級別,從無自動化(零)到完全自動化(五)。特斯拉現有的Autopilot和FSD(Full Self-Driving)都是第二級自駕系統,要求駕駛人必須隨時將手放在方向盤上,並對行車安全負起最終責任。第三級以上的自駕系統則需概括承擔駕駛安全的風險,易言之,一旦車禍發生,自駕系統就要擔起所有責任。職是之故,雖然許多車廠很樂意在自家的駕駛輔助產品中添加先進自駕功能,但很少敢宣稱這些產品屬於第三級以上的自駕系統。

第三級自駕系統還要求駕駛人在緊急情況時接手,但這樣的運作模式實用性並不高。首先,由於大部分駕駛人從未接受過相關的訓練或演練,期望他們在特殊狀況下能迅速順利接手且作適當處置,極端不切實際。其次,時間一久,駕駛人很容易對第三級自駕系統的能力產生錯置的信任與依賴感,導致開車警覺性降低而造成事故。過去十年來與特斯拉Autopilot相關的數百件意外事故,追根究柢都跟這個日漸輕忽的心理有關。這也是為什麼Waymo、Cruise和Zoox都將自己的自駕計程車技術定位於第四級。

自主駕駛技術的開發需要長期投入與大量資金,Waymo有谷歌支持,Zoox後面是亞馬遜,Cruise則是通用汽車的子公司。投入Waymo的資金總計應已超過一百億美元,最近谷歌宣布將再投入五十億美元協助Waymo加速擴大業務規模。然而,如此巨大的投資真的值得嗎?美國每年車輛行駛里程約三點二兆英里,如果其中四分之一最終由自駕計程車服務,且每英里收費一美元(Uber收費約兩美元),則美國自駕計程車服務的每年市場規模將高達八千億美元。以上估計其實並不誇大,因為Uber過去一年的車費金額就超過一千五百億美元。

為減少空氣汙染和溫室效應,電動車將取代燃油車。為降低電動車的價格與重量,電池將從買變成租,充電轉為換電,造就了電池租賃的商業模式。一旦自主駕駛技術變成主流,自駕計程車服務勢將遍地開花,許多人只租車、不買車,隨選即用的個人運輸服務將大行其道。屆時,整個運輸產業的格局及面貌必然有翻天覆地的變化。

(作者為清華大學合聘教授)

特斯拉 計程車

延伸閱讀

馬斯克頻繁政治表態遭疑「幫川普買票」 30%受訪者不考慮買特斯拉

特斯拉明年推自駕計程車服務 外媒:馬斯克需面臨「2挑戰」

9月賣出5千多輛 Tesla電動皮卡Cybertruck熱銷中 交易均價突破377萬元

送26萬坪地、給200億人民幣!陸開超優條件給特斯拉 和大老董親曝當年建言馬斯克內幕

相關新聞

魏國彥/2025年:冰火橫胸 政壇震盪

川普即將於二十日上任,就在交接前夕,美國各地天災橫行,中西部陷於零下數十度的大雪之中;南加州焚風當道,富人區山林大火,好...

洪蘭/AI時代背古文的意義

日前去一所國中演講,有家長質疑在AI時代背古文的意義,問我是否贊成背書。

廖元豪/選擇性護憲乃是最大的毀憲

第十一屆立委上任後,成天聽到民進黨指稱立法院通過的法律「違憲」。從國會改革、原住民保留地禁伐補償條例、憲法訴訟法、財政收...

闕志克/中美如何擺脫地緣政治的桎梏

第二度將川普推向總統寶座的MAGA運動,其核心理念為全力維護美國利益的利己主義。這樣的理念一方面衍生出自掃門前雪的孤立主...

薛承泰/活得久就需為年改承擔罪過?

蔡政府八年只針對公教進行所謂的改革,對於財務缺口最大且較急迫的勞保,不僅不敢改反而以全民納稅錢每年千億來貼補。這顆「類改...

楊渡/不知不覺的「綠茶婊」了

「綠茶婊」是一個大陸的特殊用語。始於二○一三年,以展出奢侈的生活方式聞名的「三亞海天盛筵」,當時傳出有嫩模陪睡三天得六十...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