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元豪/強大又脆弱的司法

憲法法庭日前舉行有關國會改革法案的言詞辯論。政治爭議這麼高的案件,政治人物與非專業的民眾當然是從政治面來看;而法律專業圈卻似乎也因為藍綠紛爭而丟下憲法學理,依黨派選邊發言。這實在令人擔心,憲法法庭無論作出什麼裁判,都只得到政治性的評價,從而毀掉司法公信,讓我國原本就脆弱的法治再跌一跤。

法治的基本前提,就是法律與政治要有界線。而司法威信,則建立在人民「相信」司法裁判與政治力量是可以區分的。這本來就很困難,尤其又是柯建銘與賴總統刻意挑起激情的政治案件。若要原本就覺得「有錢判生無錢判死」、「法院是○○黨開的」的台灣民眾信任司法裁判中立公正,就需要大法官高度的智慧、警覺,以及「司法政治學」的高招。

在有司法憲法審查制度的國家,司法(尤其是最高釋憲機關)的法律上權力,外觀看來是極其強大的。美國最高法院靠一個判決,就可以宣告長期的校園種族隔離為非法、在韓戰如火如荼之際終止政府的緊急接管命令、認定全國各州的墮胎罪違憲、命三軍統帥總統交出祕密錄音帶,還能改變婚姻的定義而承認同性婚姻。

政治部門有權力、武力、民意支持度及財力,但都要「依法」而行。只有大法官掌握了「自己說法律是什麼就是什麼」的最終權力,使得他們實質上成為如同神權國家大祭司的最高權力。

然而,沒有民意基礎的司法,其實底子很脆弱。鮮少憲法裁判會正面對抗社會多數的強烈信念,因為司法裁判的「力量」不僅來自憲法條文與法律規定,還需要來自全民的信任。欠缺全民「信任」的釋憲機關,就算形式上作成強大的判決,不僅會招來大量批評之聲,更可能遭到政治部門的反擊。

維繫司法公信力,最好的方法當然是引用毫無爭議的憲法條文,文義大於一切。這樣判下來,不滿意的一方絕不能怪大法官。另外就是找出民意最大公約數,從絕大多數人支持的角度下手,作出漂亮的論理,超越黨派政治。當年大法官宣告國會全面改選,以及撤廢國大延任自肥的解釋,雖然政治爭議大、憲法條文不清楚,但那都是全國絕大多數人民渴望的判決,解決了當時政治僵局與憲政危機,自然得到歡呼讚賞。

但以上情況恐怕很難套用在本次國會改革爭議,因為民進黨全力把一個政策問題、制衡問題變成藍綠激情鬥爭,大法官想要作個全民讚賞的判決,是不可能的任務。那麼,有智慧的釋憲者,在政治火線上要如何全身而退,確保司法威信呢?

第一,從程序著手,避免躁進作實體裁決。憲法法庭在「受理與否」有極大的決定空間,若不是「非收不可」的案件,就暫不受理,讓政治的先歸政治,由民主拉鋸過程來定勝負。

第二,適度採行司法謙抑原則,嚴格遵循先例,尊重既有立法或是歷史傳統,不要輕易「創新」。這才能顯示出司法乃是「法的僕人」,而不是踐行大法官自己的政治意志。

第三,避免全有全無的「通殺」判決,而採取某種限縮打擊範圍,甚或「各打五十大板」的裁判。美國最高法院打破校園隔離的判決看似偉大激進,但最終的「執行」卻留白慢慢來。這至少可以讓人們少一點「大法官都是○○黨」的觀感。

從前的大法官們歷經戒嚴威權時期以及民主化的過程,一步步走鋼索般建立起司法威信。現任大法官的學養經驗絕不亞於前輩,相信也有著相同的智慧,維護憲政、更保護這強大又脆弱的司法。(作者為政治大學法律學系副教授)

司法 大法官 裁判

延伸閱讀

李念祖為死亡21年諸慶恩聲請釋憲 憲法法庭不受理:非當事人

8比7險勝...合格代理教師「職前年資提敘案」關鍵爭議 大法官歧見大

代理教師不採計職前年資違憲 工會激動:無疑是一劑強心針

【重磅快評】毀憲變護憲 賴清德休把憲法當提款機

相關新聞

劉憶如/聯準會啟動降息的考量與影響

穩定的物價與提升就業,是央行的任務目標,卻又常是魚與熊掌的選擇。過去兩年半來,美國聯準會升息抗通膨成效甚佳,但在升息的過...

方祖涵/從失敗中崛起的香蕉熱潮

票房慘澹好幾年的國民隊球場,七月中終於迎來滿座四萬兩千名觀眾,比開幕戰多了一千多人,更是整季單場平均票房一點七倍。聽起來...

洪蘭/為孩子未來 請站出來譴責外遇

一位朋友在去少年感化院送月餅後,非常痛心的跟我說,他發現院內大部分的少年犯都來自破碎的家庭,而且幾乎都有被家暴的經驗。他...

陳力俊/美國大學入學與繁星計畫

美國頂尖大學之一的麻省理工學院 (MIT)最近宣布,該校二○二八級新生中,黑人、西班牙裔、美洲原住民和太平洋島民學生(由...

張延廷/國際精神象徵的「援台保台」幻覺

東經一二三度、北緯廿三度,高度兩萬兩千呎,日本自衛隊戰鬥機的信號光點盤旋在我方戰管雷達屏幕座標上久久不離,待我空軍警戒機...

王文華/人生的手排檔

如果人生是一輛車,開手排還是自排比較過癮?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