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直播/蘋果發表會來了! iPhone 16亮點在哪裡 小編文字聊天室來討論

陳立恆/有人文科技 才有身為人的自由

整個二○二四上半年,除了聚焦美國總統大選,整個世界都在一股AI吹起的科技旋風之中狂飆,寶島台灣一時間也是「晶圓與股價齊飛、AI共Robot一色」。眼看科技相關產業奔騰閃耀,我所關注的人文社科等領域卻面臨著江河日下的冷遇。

先是建國中學「人文社會資優班」六月舉行最後一屆成果發表後正式走入歷史。其後,全台歷史系中唯一擁有獨棟系館的成大歷史系,今年申請分發人數居然掛零。雖有專家出言解析背後招生機制,以及前三甲(台大、政大、師大)歷史系今年錄取人數上升等原因,但「STEM熱、HSS冷」已是台灣產官學研各界都無可置喙的真貌。

誠然,重視數理工科(STEM)、輕忽人文社科(HSS)是一個全球現象。君不見美國市值前十大公司中,其中八家高科技巨頭、一家巴菲特的波克夏海瑟威、一家禮來製藥,無怪乎全球優秀學子都削尖腦袋要選擇STEM專業。

按照這樣的態勢發展,難道人類文明的終極答案就是科技?難道真如當代熱門科幻作家之一劉慈欣所言,科技幾乎可以解決一切問題,即使不能解決也能繞過它?我的看法剛好相反,如果科技發明一直無限擴張,而人文發展卻沒有同步生長,人類文明將很快走向盡頭,因為人類文明是一個有機社會,而不是一個無機系統。如果有一天AI能完全解鎖,並掌握人性中無以數計、隨機發生的微差、感知、情緒等,那人類離被科技奴役或毀滅也不會太遠,屆時科技再如何日新月異,又解決得了任何問題?

所幸世界上許多一流學府,例如哈佛、史丹佛、哥大、東大等都已洞悉這個問題,紛紛將人文社科為主的通識學分提升至畢業門檻約三分之一;因「專業訓練」已不是這些學術重鎮的核心焦點,堅實多元的人文素養,才是未來工程師與科學家們受用一生的必備技能。

就連以專攻理工聞名的加州理工大學,也要求畢業生除其必修課程外,還必修卅六個人文學分、卅六個社科學分及卅六個額外的人文或社科學分,約占總學分的二成至二成五;其中必須包括英語、歷史、科學哲史、人文、音樂、哲學、視覺文化、人類學、商管、經濟、政治與社會科學的入門和高級課程。反觀台灣最高學府的大學通識應修學分僅占約一成,且多半是點綴性質大於實際挑戰的「營養學分」。試想十年後,兩方教育的差距將如何巨大?我們又將如何保持科技島的人才優勢?

其實早在古希臘時代就已經出現了這種全人多元發展,兼容數理人文的博雅教育(Liberal Arts)。當時認為唯有受過完整博雅教育的合格公民,方能真正成為一個心智成熟、獨立思考的自由人(Liberal),也才具備包括公開辯論、管理交易、選舉投票、陪審參軍等相關技能。

吾以為這正是台灣高等教育的他山之石,我們需要菁英化人文社科,集中化投入教育資源,讓更多富有才情且懷抱熱愛的學子成為人文科技各領域的專家;另一方面,我們需要博雅化數理工科的課程內容,讓台灣未來的工程師與科學家們,各個都是人文與科技兼備的自由人。如此往復,我們的未來世代才有機會能在日新月異的科技裡,享有不被科技奴役或毀滅的自由。

(作者為亞太文化創意產業協會創會理事長)

科學家 美國

延伸閱讀

凱米過後山區聯外道路坍方 霧台鄉阿禮自觀區遊程暫停

「玉山學者計畫」理工領域多 藍智庫:人文領域恐更弱勢

跟風還是真有用處?人文社科學院也瘋AI 學者分兩派有異音

推人文結合AI 元智大學人社院必修「數位人文應用」

相關新聞

盛治仁/距離「沒人該為認同道歉」有多遠

我很喜歡聆聽精彩的演講,不論主題是政治、商業或是其他主題。這次民主黨代表大會歐巴馬夫婦的演說就讓我印象深刻。通常在這樣的...

薛承泰/忽視家庭的代價何止千億?

政府為了拯救勞保基金,今年撥補了一三○○億,這確實能美化帳面,五年來政府撥補從二○一九年的二百億快速爬升,若不能在體制上...

楊志良/柳營奇美的典範

其實不只柳營奇美,整體奇美醫院,都是台灣醫院的典範。因為在許文龍董事長的領導下,全部的醫院資產都隸屬於奇美醫療財團法人,...

楊渡/98%的中華美學

攝影家關曉榮曾寫過一本書《八尺門:再現2%的希望與奮鬥》。意指原住民族在台灣只有百分之二的人口,他們在漢人占九十八%的台...

方祖涵/已經改變的威廉波特

甫結束的威廉波特少棒總冠軍賽,是近十年全美收視率最高的一次。桃園龜山代表隊雖然在延長賽飲恨輸球,在比賽中展現無比韌性,穩...

周行一/先做人生理財規畫再投資

八月四日及五日發生了小股災,兩天之內台股跌掉了二八一一點,我相信絕大多數的投資人未預測到這個小股災的發生而承受了損失,而...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