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翠玲/歐中貿易戰 此戰非彼戰

歐盟與中國的電動車之爭拉開序幕之後,未來將走向何方? 美聯社
歐盟與中國的電動車之爭拉開序幕之後,未來將走向何方? 美聯社

辛翠玲
辛翠玲
中國電動車產業近年出現猛爆性成長。不僅出口量超越德國與日本,成為全球最大出口國,在歐盟的市占率也快速攀升,引起歐盟高度警覺。歐盟執委會於二○二三年啟動對中國電動車的反補貼調查,並於近日宣布將自二○二四年七月起,在原有的十%進口關稅之外,對中國電動車加徵最高達卅八%的臨時關稅。中國對此大為不滿,第一時間立刻宣布調查歐洲乳製品與豬肉進口,開展對歐盟的反擊。歐盟與中國的電動車之爭拉開序幕之後,未來將走向何方?莫非在中美貿易大戰七年之後,中歐之間也將上演貿易大戰?

歷來各國之間的貿易戰前例很多。如果從做法觀之,貿易戰看似大同小異,不外乎建立非關稅管制、祭出懲罰性關稅、或再加上禁購、禁運等制裁措施。然而如果進一步透視每一場貿易戰的政策目的、內部政治、國際互動等環節,則隨其背景與政策情境之不同,貿易戰的類別屬性、進程與影響也各異。

例如,戰略型與糾紛型的貿易戰就有不同。戰略對峙的國家之間所引發的貿易戰,常常不單是經貿問題,而是整體大戰略的一環,貿易是戰略競爭下的另一個戰場。如果此時國內政治對此又持一致立場,與對手國的敵對關係未能緩解,則此類貿易戰非但止戰不易,且戰火隨時延燒至更多的產業。相較之下,糾紛型的貿易戰著眼於貿易衝突本身,當事國藉懲罰手段迫使對手國調整產品或價格,以取得較有利於自己的貿易條件。此類貿易戰是貿易衝突的折衝過程,衝突固然不無可能持續或升高,但也有可能在內部政治協調與外部對話協商的介入下,逐漸緩解。

觀察歐盟與中國的電動車貿易戰,糾紛型的屬性較為明顯。首先,較諸美國,歐盟對中國的戰略態度緩和許多,此外,身為廿七個國家的整合體,歐盟會員國的中國政策並不一致。其中雖然有高調反中的會員國,但亦有中國的親近盟友匈牙利,有在過去一兩年內頻頻與中國互相示好的法國,有一直極力主張與中國交易往來的德國。尤其是歐盟第一大國德國,自始至終反對對中國電動車加徵懲罰性關稅。

歐盟與中國的電動車大戰的糾紛屬性,也可由其在這段時間的政治過程觀察得知,在加徵關稅公告前後,中歐雙方無論是官方或產業界的應對,皆與美中貿易戰有很大不同。戰略對峙驅動的美中貿易戰,終極目的是藉由貿易戰讓生產鏈脫鉤,進而壓制對手國的發展,但歐盟對中國的貿易戰顯然以協商公平競爭的貿易條件為主。即便中國對此反彈,歐盟並未禁止或切斷與中國電動車的生產供應關係。因此,在貿易戰調查期間,中國電動車業者加速與歐洲業者的合作或設立歐洲生產基地。事發後,中國副總理、德國副總理兼經濟部長、交通部長等高階官員接二連三奔走折衝,雙方不斷釋出解決問題的意願。相較於戰略對峙型的貿易戰,中歐的溝通方式不盡相同。

所以,此戰非彼戰。糾紛型的中歐貿易衝突,不無可能磨合出彼此可以接受的條件而讓衝突告一段落;然而即便如此,磋商需時,過程波折或許也在所難免。而政治又有各種可期與不可期的變數,雙方最終是否能找到解決方案,就讓我們拭目以待。(作者為中山大學政治經濟學系教授)

德國 歐盟 電動

延伸閱讀

德國、摩洛哥結盟 推動綠氫生產及出口

蕭茲提汽車貿戰解方:中歐都徵15%關稅 歐盟批「幼稚、短視」

美商務部硬起來…雷蒙多:中電動車數據 應強制存美

這家英國新創的新款電動車電池 充電「不到5分鐘」就有80%

相關新聞

楊渡/香格里拉的唐僧肉和蜘蛛精

先說一個有趣的故事。二○一三年我和王晶文,跟著大陸作家野夫一起去川藏線旅行。旅途最後到了香格里拉,詩人朋友默默在那裡開一...

楊志良/當前健保改革最重要的三件事

賴清德總統拋出健保改革議題,他雖然是醫生,但完全不懂健保,是個大外行。

盛治仁/網路常互嗆 兩岸年輕人互看不起

日前受邀在「遠見高峰會」評論一個很有趣的民調,由《遠見雜誌》、新加坡《聯合早報》、馬來西亞《星洲日報》及香港浸會大學新聞...

洪蘭/孩子青春風暴期 父母只好忍一忍

在一個聚會上,有位媽媽說現在的孩子愈來愈難管教,她常被兒子氣得七竅生煙,不能相信昨天還是很黏她的孩子,今天卻變成一個行走...

方祖涵/複合性運動場館的繽紛未來

每到年度尾聲,因為各式節慶與公司年終活動,像是拓高樂(Topgolf)這種融合運動、娛樂及美食的複合式場館,每個晚上經常...

李清志/觀光列車的熱潮

最近台鐵推出了「海風號」觀光列車,顧名思義,這是一台可以看海吹海風的列車,而且整台列車經過特別的設計,呈現馬卡龍的藍色,...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