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今北台灣濕冷 吳德榮:下周一鋒面到、降雨明顯

美眾院歷史性表決 將共和黨「騙子」議員桑托斯趕出國會

王建煊/王老先生講故事之367:這個世界好心沒好報?

現代新車車子內有按鈕,一按車外後視鏡就會自動伸開。 示意圖(ingimage)
現代新車車子內有按鈕,一按車外後視鏡就會自動伸開。 示意圖(ingimage)

早晨散步,看到一位女士正發動車子,但車窗外的後視鏡沒有打開,我好心的將它拉開。過了幾分鐘那位女士將車子開到我身邊,打開車窗很生氣的跟我說,她車子內有按鈕,一按車外後視鏡就會自動伸開,你替我掰了一下,現在自動開關已經不靈,不管用了。

我頭皮一陣麻,甚責怪自己多事,但只好趕緊道歉,並表示願意賠她。講話時她手仍在頻頻按後照鏡開關鈕,突然好了,她關了車窗就走。可我卻心裡不是味道,對自己的無知感到懊惱,進而有點遷怒車主,我是好意,幹嘛要用那樣難堪的嘴臉講話呢?

我們幫你除草

有隊山友,假期登山健行,走到一塊農地旁邊,見農地長滿了草,善心大發,全體出動抜草,快抜乾凈時,農夫出現,大聲的說:你們幹甚麼?山友說幫你除草,你好耕種呀! 農夫說:草是種給牛吃的,拔光了,牛吃甚麼?

山友們一陣錯愕,怎麼會這樣?只好道歉,猛說對不起。但是大家心情是懊惱的,當然也因此學會了一些事。

從前宋國有個性急的人,嫌農作物長得太慢,費了很大力氣,將秧苗一一拔高,不到一個上午,所有秧苗都長高了許多,很有成就感。次日欣賞業績時,發現秧苗都死了,這是「揠苗助長」成語的由來,這位性急的人,本意不壞,但結果甚糟。

被解雇的傭人

婦人串門子,來到鄰居家,聞到飯鍋似有焦味,打開一看,飯底都要結鍋巴了,趕緊澆了二杯水進去,並告知正在客廳忙著招呼客人的主人。主人說,那不是焦了,是我們有意要讓飯結鍋巴,因為先生說有鍋巴的飯比較香。

這位婦人一時為之語塞,不知如何回應,當然只有連聲道歉。

碰到這類的事,我們常有「好心沒有好報」的感嘆,其實好心做出來的事,未必就對人好,對人不好,甚至害了別人,怎麼會有好報出來呢?

有位富家子弟,得了一種怪病,醫生說要絕對禁食,病人餓得發慌,對前來打掃清潔不知情的傭人說:求求妳給我-點吃的。傭人覺其可憐,就拿食物給他,後來病情悪化,追因查出傭人給食物是禍首,傭人挨罵且被解僱。傭人絕對沒有想到一時好心,會落得如此下場。

家裡多兩個外國人

多年前我去紐西蘭華人教會講道,有機會與許多教友聊天,他們非常自責,當年為了孩子能有良好的教育環境,不惜辭職移民紐西蘭。

但多年後發現孩子不見了,家裡多了兩個外國人,經常視父母為路人,因為孩子完全西化,而這種西化的孩子,並非父母移民他國的初衷。父母的心是好的,但並無好報出現。

同樣的,很多有錢人,愛孩子,將孩子送到國外留學,並給他們很多錢。許多孩子非但不努力讀書,且經常花天酒地,惡習一大堆,甚至有飆車撞死人坐牢的。父母的心是好的,但卻惡報連連。

不經一事,不長一智,獻好心亦必三思,否則就會常常出現「好心沒有好報」的痛苦。

(本文與台灣醒報同步刊登)

王建煊

延伸閱讀

王建煊/王老先生講故事之366:不喝酒的形象

王建煊/王老先生講故事之365:我是不是患了糖尿病?

王建煊/王老先生講故事之364:土包子下江南

怕成千古罪人 王建煊宣布退出總統大選

相關新聞

廖元豪/聯合政府的藍白拖

明明大多數民意都期待政黨輪替,為什麼賴清德還能老神在在?為什麼民進黨在施政與政治人物品德上連番出包,卻似乎吃定多數民意根...

陳立恆/發問與敢當,才有台灣未來

人生六七十,雖然不知老之將至,但我們這一輩攀過高峰、走過低谷,很清楚台灣與世界正處在一個既迷惘又危險的時代,而能夠帶領我...

陳冲/同樣魔鏡 境界不同

最近有政治人物,舉白雪公主故事中的魔鏡為例,請問魔鏡如果執政黨下台,何人何黨得利最多?提問人無非是希望引發網路上「芒果乾...

王建煊/王老先生講故事之408:不放棄就有希望

有對夫妻結婚十五週年,先生送太太一枚鑽戒,價值新台幣二十萬元。太太在削水果時,隨手將鑽戒取下,用衛生纸包好放在口袋裡。後來以為是垃圾,把它送進垃圾車運走了,發現時,她家的垃圾袋已混在三噸的垃圾中送到了垃圾場,怎麼找得回來呢?大家都認為希望渺茫。但是清潔隊員鍥而不捨的找,終於找到了鑽戒。

王建煊/王老先生講故事之407:廣義的門當戶對

上帝從亞當的身上取了一根肋骨造了一個女人,女人是男人骨中骨、肉中肉(創世紀第二章 22至23節)。所以創世紀第二章24節說:「因此,人要離開父母與妻子連合,二人成為一體。」結為一體後就不再分離。

朱宗慶/變動時代的經驗與態度

近日我到杭州參加一場國際藝術管理論壇,這是一個匯聚世界各地藝術行政與管理專業人士的盛會,主辦方也邀請我在論壇中進行一場二...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