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日職/吳念庭動念返台有和家人討論 當年1個轉念又多拚了4季

離情依依!王世堅總質詢送倒數計時器喊「最後一次」 蔣萬安秒回3字

林中斌/兩岸對峙下的潛流

第三類陸客來台最近申請踴躍,圖為疫情前來台旅遊的陸客。(本報資料照)
第三類陸客來台最近申請踴躍,圖為疫情前來台旅遊的陸客。(本報資料照)

林中斌
林中斌

共軍演習頻繁,遲早攻台。蔡政府嚴防統戰,力阻交流。

這是目前兩岸表象。但另類暗流卻已展開。

八月廿日清晨,在筆者社區庭院。一位點頭之交的鄰居,著領帶西裝革履迎面而來。

「您將赴盛宴嗎?」

「是。我現在去機場,飛北京。晚宴主人是習近平。」數十位台灣社會人士受邀。

前一日,北京剛宣布對台軍事演習,而且不提終止日期。以前所未有的懸疑方式對台施壓。顯然是針對賴清德副總統訪美的反應。

中共廿大後,北京對台軟硬交錯的新手法,對比竟如此鮮明!然而對台軍演雖頻率樣式漸增,依然延續過去臨界點下不開火無流血的模式。前所未有的是:北京積極發動全面對台灣社會交流,規模和頻率超過以往。

其實,這反映了習近平廿大對台講話。全段共五七五字。其中硬有一二三字如「不放棄對台用武」,軟有四五二字如「血濃於水」等。硬與軟成一與四之比。

今年三月九日《聯合報》報導:二月底高雄市民進黨里長率團參訪北京八天並會見國台辦主任宋濤。綠色大都會高雄基層前赴北京交流,應屬創舉。

台灣某交流協會單獨六月就有三團赴大陸進行青年交流。七月十二日,台灣十所大學兩百多位學生出席北京的「兩岸青年峰會」,逾半初次赴陸。

其他受邀訪問大陸的包括台灣各大工商團體、各媒體包括中央社、教授等等社會人士。

據說北京加強對台社會交流和王滬寧出任政協主席有關。王滬寧曾提出對台融合發展的戰略,備受習近平信任並責成加強對台交流。但是北京近來更常扣留受邀訪陸的台灣學者。據政大邱坤玄教授月初訪陸獲得官方的解釋是「基層執行出現偏差」。這現象也和王滬寧有關,因其權限不達「其他單位」。橫向跨部會協調必須經過對台小組討論,由主席習近平交辦。

雖然如此,北京頻繁以操之在他的方式積極發動台灣與他交流,是前所未有的。

八月二日,筆者晨曦登山遇見早年學生,現服務政府某部門。他告知:兩岸官員剛在對岸見面研討共同打擊犯罪事宜,尚不宜公開。

九月三日,《聯合報》報導證實所聞:我刑事局長前周率員赴蘇州與對方研究共同打擊犯罪。

其實,自去年秋末,我政府已低調的商議調整兩岸互動的封鎖。

八月卅一日,《聯合報》報導:兩岸中斷交流雖已逾兩年,自今年三月起,我中央機關重新啟動赴陸已六次。包括教育部各機關如體育衛生單位、中央銀行、中華郵政等。

八月廿四日,陸委會公布自九月一日起,恢復旅居及留學第三地陸籍人士來台觀光。九月七日,不到一周,第三類陸客來台申請破八千人,每日平均申請數量,遠超過疫情之前人數。據悉,此方案去歲年底政府內部已提出討論。

去年秋天,傳言我四大工商團體向陸委會請示今年春節後前赴大陸參訪。當時,社會對此並不看好。不料,十月廿八日《聯合報》報導:陸委會反應是「樂觀其成」。

兩岸對峙下,一方打壓另方抗拒的常態,已悄然移向交流與接觸。

(作者為前華府喬治城大學外交學院講座教授,曾任國防部副部長,著有《偶爾言中》)

北京 習近平 陸委會 陸客

延伸閱讀

推動舊金山拜習會 中國學者:美國須有更多誠意

談福建對台新政 國台辦官員再烙台語:閩台親上親

會晤委內瑞拉總統 習近平曝「趕上時代重要法寶」:決定中國命運關鍵

完全拒絕中華民國護照的喬治亞 宣布給大陸公民免簽

相關新聞

廖元豪/聯合政府的藍白拖

明明大多數民意都期待政黨輪替,為什麼賴清德還能老神在在?為什麼民進黨在施政與政治人物品德上連番出包,卻似乎吃定多數民意根...

陳冲/同樣魔鏡 境界不同

最近有政治人物,舉白雪公主故事中的魔鏡為例,請問魔鏡如果執政黨下台,何人何黨得利最多?提問人無非是希望引發網路上「芒果乾...

王建煊/王老先生講故事之408:不放棄就有希望

有對夫妻結婚十五週年,先生送太太一枚鑽戒,價值新台幣二十萬元。太太在削水果時,隨手將鑽戒取下,用衛生纸包好放在口袋裡。後來以為是垃圾,把它送進垃圾車運走了,發現時,她家的垃圾袋已混在三噸的垃圾中送到了垃圾場,怎麼找得回來呢?大家都認為希望渺茫。但是清潔隊員鍥而不捨的找,終於找到了鑽戒。

王建煊/王老先生講故事之407:廣義的門當戶對

上帝從亞當的身上取了一根肋骨造了一個女人,女人是男人骨中骨、肉中肉(創世紀第二章 22至23節)。所以創世紀第二章24節說:「因此,人要離開父母與妻子連合,二人成為一體。」結為一體後就不再分離。

朱宗慶/變動時代的經驗與態度

近日我到杭州參加一場國際藝術管理論壇,這是一個匯聚世界各地藝術行政與管理專業人士的盛會,主辦方也邀請我在論壇中進行一場二...

王建煊/王老先生講故事之406:讚美帶來成功

一位國中女生,作文課上偶有佳作,被老師評了甲上,並全班傳閲。這位同學感到意外,但也有説不出的欣喜,以後對作文特別有興趣,更加倍用心。不久,她又有一篇作文獲得「全班傳閲」的榮譽。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