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以色列回擊!美官員證實:以色列飛彈擊中伊朗境內一處地點

國軍將領升遷常嘆「既生瑜何生亮」 要優秀還得看運氣

台積電挫低35元 台股開盤下跌309點…失望性賣壓湧現

楊永明/「小弟委員會」能撐美供應鏈安全?

美國主導的印太經濟架構(IPEF)在五月廿七日召開部長級會議,部長們同意強化供應鏈合作,有十四個成員國參加。

美國政府表示IPEF與成員國達成關鍵原料和礦產供應鏈合意,建立三個新機構,促進合作夥伴之間在供應鏈問題上的合作:一、成立「IPEF供應鏈理事會」,共同制定具體行動計畫;二、會員國建立「各國供應鏈委員會」,形成危機應對網絡,早期預警,密切協調;三、會員國成立「勞工權利諮詢委員會」,提高勞工標準和參與。

這還只是IPEF的第一個支柱,其他三項支柱:貿易規則、清潔能源、稅改及反貪腐,都還需要更多時間進行協商溝通。實際上這三項不容易推動,前途未卜。

這裡的理解重點是:印太經濟架構不是自由貿易協定,而是美國主導的支持美國經濟秩序、排擠中國經濟影響的政策協調平台。而針對這次IPEF計畫成立的「印太供應鏈應對委員會網絡」,筆者認為有幾點關鍵問題:

首先,各國不可能以立法成立委員會,而是在政府成立類似辦公室或工作小組的委員會,因此並無法律依據強制要求企業提供產品庫存與客戶資料等企業機密。實務上,各國政府也不可能做出如此違反企業經營的作為。因此,委員會很可能只變為一個因應美國要求、協調企業自願配合供應鏈的網絡平台。

第二,美國關心的供應鏈涵蓋半導體、綠能、電動車、關鍵設備、關鍵原料等許多不同產業,但設立的委員會是包含所有相關產業?還是各個產業組成不同委員會?更何況各國產業結構不同,委員會組成可能相當龐大鬆散,要進行各國內部的積極協調都有難度,遑論十四國之間的協調。

第三,更重要的關鍵是,IPEF的供應鏈委員會真是十四國間的互助委員會?真能達成各國供應鏈安全的早期預警與相互協調?還是配合美國產業供應鏈的「小弟委員會」?各國又真願意做聽話小弟?會不會最後反而成為美國強制主導管制出口、打壓中國供應鏈的地緣經濟機制?

五月廿六日,美國商會、全國製造協會等卅多個團體向美國政府發出聯名信稱,美國政府在印太經濟架構的「提案內容和方向有可能無法取得有意義的戰略和商業成果,而且還會危及美國在印太地區及其他地區的貿易和經濟利益」。

事實上,美國商務代表戴琪就曾經聲稱,組建IPEF是為了反制中國在那些地區的影響力;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則反駁,亞太經濟的成功受益於開放合作、互利共贏,無論什麼名目的區域合作框架,都應該保持開放包容,而不是歧視排他、搞保護主義。

綜言之,IPEF理想上是要形成印太各國對美國供應鏈安全的穩定協助與支援,限制各國與中國市場的連結,甚至進一步聯合壓制中國產品在美國和印太地區的擴大與主導性。但是,委員會設立後的實際推動上可能會遇到困難,加上各國(包括美國)與中國經濟的密切連結與互賴程度仍然極高,如果美國不施加強大外交與經濟壓力,其他國家很難主動積極配合,企業更不可能每次都聽話,畢竟攸關企業經營與市場獲利問題。

依此判斷,從美國企業和其他成員國的屬性與態度看來,這個架構對中國影響力短時間不會太明顯,但背後真正展現的,則是美國遏制中國的態度不會改變,也能看出美中關係目前表面上的緩和,其實仍相當脆弱。

(作者為國安會前副秘書長、文化大學社科院講座教授)

國安會 美國

延伸閱讀

美豬沒市場? 豬農:仍有價格優勢

美國助以、沙外交 高官將出訪沙國

連日勁揚後繼無力 亞股走勢分歧

富蘭克林2023年第3季投資策略:後升息時代 FIT策略攻守兼備

相關新聞

廖元豪/聯合政府的藍白拖

明明大多數民意都期待政黨輪替,為什麼賴清德還能老神在在?為什麼民進黨在施政與政治人物品德上連番出包,卻似乎吃定多數民意根...

陳立恆/30年教改,迷途應知返

距民國八十三年那場風起雲湧的四一○教改大遊行,至今恰恰正好卅年。

盛治仁/社會需要以事實為基礎的「傻子」

前一陣子美國總統拜登因為在副總統卸任後不當保留了機密文件而被調查。負責的特別檢察官赫爾(Robert Hur)在二月公布...

方祖涵/有了大巨蛋,然後呢?

在台北這幾天,有幸在大巨蛋看了一場龍象大戰。

周行一/不易覺察的勇氣與承諾

政治大學雄鷹籃球隊僅成軍七年,三月廿四日奪得一一二學年度UBA男一級冠軍,創了史無前例的四連霸紀錄。二○一七年姜豐年學長...

王文華/從開門,到關門

人的上半場,在開門。下半場,關門。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