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中秋天公不作美 下周「這日」後雨區擴、熱帶系統可能生成

朱宗慶/共好與共感──百人木琴音樂會

圖擷自「朱宗慶打擊樂團」網站
圖擷自「朱宗慶打擊樂團」網站

朱宗慶
朱宗慶
經歷兩年、因疫情而一再延後的「百人木琴」音樂會,終於在疫後的第十一屆台灣國際打擊樂節(TIPC)壯闊登場。匯集全台灣一百位優秀擊樂家與五十二台馬林巴木琴,不僅是耳朵與眼睛的震撼,更凝聚了台前幕後所有參與伙伴的共好精神,所帶來的「擊」致感動也是極具渲染力的!

「百人木琴」是相當難得的演出形式,放眼全球皆屬罕見。世上首次百人木琴的演出,是美國木琴演奏家穆瑟(Clair Omar Musser)於一九三三年登高一呼完成;一九九八年,知名木琴家果登史導特(Gordon Stout)與包柏貝克(Bob Becker)也曾共同策畫了一次創紀錄的馬林巴交響樂團演出。二○○六年第五屆TIPC,與我交情甚篤的果登史導特來台,於是我們藉此機會將百人木琴搬上了國家音樂廳的舞台,這是全亞洲的第一次;此後樂團於二○一一年、二○一六年都曾舉辦百人木琴音樂會。原本要在二○二一年舉辦第四次百人木琴,因疫情兩度延後,直到今年才順利演出。

這樣一個編制龐大的音樂會,事前準備工作的複雜度很高;從籌措經費、搜尋樂譜,尤其是樂器的調度和組裝,到人員的集結與組織,這麼多台木琴要從哪裡來?在舞台上如何分配聲部?百位打擊樂家要從何找起?如何聚在一起排練?這些都是無比浩大的工程。

而在國際打擊樂家口中是「擊樂重鎮」的台灣,數十年來已奠下了厚實的打擊樂基礎;不但學習打擊樂的人口多,擁有木琴的人口也不在少數,木琴技巧優秀的演奏家更是一棒接一棒,這些都讓世界羨慕和驚訝。也正是因為這樣的基礎,夯實了百人木琴音樂會發展的條件。

記得剛開始舉辦時,為了湊足台上的木琴數量,許多學生與老師都貢獻了他們家的琴;而在台上演出的擊樂家,也從最早期的十個打擊樂團,到現在代表台灣的新生代擊樂家,他們都是這塊土地醞釀出來的好手,藉由音樂會讓大家齊聚一堂,也在疫情過後凝聚台灣打擊樂的向心力,讓世界看到台灣打擊樂的能量。

如此工程浩大的百人木琴音樂會,辦完後腦袋總浮現「到此為止」的想法;然而,每一次能夠與志同道合的夥伴聚在一起、分享音樂,那樣的感覺非常令人感動。而「百人木琴」震撼的視聽效果,也會讓在場的所有人留下難以忘懷的感受,因著這份觸動,我又一次次辦下去。

許多人對我說,百人木琴音樂會創造了奇蹟,甚至挑戰金式世界紀錄,但我對這些都沒興趣;我舉辦的最大目的是「共好」,希望讓更多人參與,而每個人都是這場音樂會的「主場」。舞台上,各個世代的打擊樂家,從不熟識到彼此有了默契;在同樣的呼吸節奏中,精準地敲擊出同一串節奏、同一個音符,令人摒息與感動,也象徵著打擊樂在台灣的傳承、團結且茁壯。

當然,「百人木琴」的感動,絕對不是只有台上演奏的一百人就能做到,作曲家與行政同仁、樂器與物流廠商、音樂廳及打擊樂節工作人員、還有參與音樂會的每位觀眾;在國家音樂廳優美的音響下,我們彼此不分你我,將這份共同凝聚的力量傳遞出去,這才是台灣的奇蹟!也希望讓這份「不可能中的可能」,為疫後的台灣帶來更多溫暖和勇氣。(作者為朱宗慶打擊樂團創辦人暨藝術總監)

音樂會 交響樂團 疫情

延伸閱讀

新北福營國中與花蓮宜昌國中交流 管樂團各展實力

員林高中棒球隊畢業生「未來球場再見」 惹哭一群人

免費報名!樂聲牽起彼此的愛,器捐紀念音樂會6月10日登場

兒曝李坤城生前病榻影片 他唱歌鼓勵惹鼻酸

相關新聞

方祖涵/從歌舞昇平到修羅地獄

在克拉科夫辛德勒工廠裡,就像許多尋常景點一般,有讓參觀者領取卡片,用戳記蓋章留念的地方。每張卡片上面都有個日期,走進門,...

王建煊/王老先生講故事之369:愛妻子如同愛自己

丈夫愛妻子要如同愛自己的身子,這是聖經上的教導。但有多少人實行了呢? 恐怕很多基督徒也未必做到了吧!

朱宗慶/愛的過程 在輕重緩急拿捏之間

還記得女兒出生之時,我和太太決心要讓她在充滿愛的環境中成長;因而,在嬰孩階段,我時常抱著她,想辦法給她最大的安全感,讓她...

王建煊/王老先生講故事之368:和氣才能生財

苗栗每年三到五月是觀賞螢火蟲的季節,螢火蟲最多時可達二、三十萬隻。四至五月是油桐花盛開的時候,滿山遍野皆是白色油桐花,恰似一片雪景,所以油桐花又稱五月雪。因此這段期間是苗栗南庄的旅遊旺季,南庄有處老街,頗負盛名,遊客如熾。

楊志良/世事無常,苦煞眾生

在四十歲以上「長輩」的記憶裡,要考上大學很難,但現在的孩子,要考不上大學很難;在不久以前,要考上國立大學很難,現在要考不...

葉匡時/「還路於民」要由地方政府落實

今年八月二十日,由「行人零死亡推動聯盟」發起的「還路於民大遊行」聲勢浩大,四位總統參選人都參加這活動,總統府、交通部以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