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股神鐵了心認賠殺出? 巴菲特再出脫「這檔股票」 持續調降持股比重

快移車!中颱小犬逼近 北市水門下午5點只出不進晚間9點拖吊

辛翠玲/G7抗中之路的探索與調整

七大工業國集團(G7)富裕民主國家領袖矢言,將致力對中國「去風險」但並非「脫鉤」。官員與專家表示,這種說法反映歐洲和日本都擔心會把北京逼過頭。 美聯社
七大工業國集團(G7)富裕民主國家領袖矢言,將致力對中國「去風險」但並非「脫鉤」。官員與專家表示,這種說法反映歐洲和日本都擔心會把北京逼過頭。 美聯社

辛翠玲
辛翠玲
甫落幕的廣島G7峰會在聯合公報裡,提出去風險(de-risk)、不脫鉤來應對中國問題。頓時,「去風險」成為國際間的熱門關鍵字。事實上,去風險之說在近幾個月內已屢次出現在歐美高層的談話中。去風險、不脫鉤是什麼?可行嗎?

從字面意義,去風險一詞至少有兩種解釋。第一種去風險概念,強調封鎖與排除風險來源。例如金融機構為反恐與防制洗錢,終止並凍結任何可能涉及不法的帳戶;此類去風險概念,易與脫鉤劃上等號。第二種是,今年三月歐盟執委會主席范德賴恩將此名詞用於歐盟對中國政策,主張分散依賴、降低風險,認為對中政策不宜非黑及白。雖然語意模糊,但其欲藉此強調與脫鉤有別。脫鉤是極端的互不往來、保持距離、以策安全;而去風險則認為該保持往來,但不依賴單一國家。至於G7版的去風險,認知經濟韌性需要去風險和多元化、不與中國脫鉤的說法,較近似第二種解釋。

從脫鉤到去風險,何以G7有此調整?推測可能原因之一,藉以強化G7內部凝聚力,化解分歧。不可否認的是,近期在歐洲大陸,質疑美國抗中做法的聲音漸起,法國總統馬克宏即為代表。此時調整激烈脫鉤路線、改採較溫和、中性的去風險,既有助整合,也不得不為。原因之二,亞洲國家在國際間的政經勢力漸起。諸多亞洲國家已在區域裡、國際間對話場域,明白訴求和平反戰,呼籲大國角力當有所節制;對美國在內的G7不無國際輿論壓力。原因之三,管控衝突、緩解與中國的關係,可避免陷入零和或戰爭,維持與中國接觸和溝通有其必要。一言以蔽之:調整路線,符合G7國家的利益。

那麼,去風險概念將如何被運用?一個可能是,去風險或將允許各國採較為彈性務實的中國政策。相較於脫鉤,去風險可能讓G7國家得以根據不同情況、按議題風險等級,採取不同應對策略。換言之,日後不無可能出現的狀況是,G7國家一面堅持民主、人權與安全,反對專制獨裁、對中國施以壓力,一面在氣候治理、公共衛生、一般商業等議題與中國對話並積極合作。從這個角度來說,去風險或許能讓過去幾年間,西方國家逐漸走向僵化的意識形態外交得以稍緩。

不過,最重要的問題是,去風險真有助改善西方國家與中國的關係?就此,答案未必那麼簡單。當歐美各國陸續拋出不與中國脫鉤的訊息、美國總統拜登甚至明示與中國關係很快就會改善的同時,近年來美國大力布局的晶片禁令,卻隨著荷蘭、日本相繼加入,逐漸完成對中國的聯合圍堵。一面是更嚴峻的禁令、另一面卻是放緩的訴求:不再非黑即白的去風險,是兩手策略?不難理解,何以中國對歐美的去風險之說存疑,並視其為脫鉤的同義詞。日前中國外長秦剛在與德國外長會面後的記者會中,即特別提及,中國關注歐盟對中國的「去風險」,是否以去風險之名行去中國化之實。

無論如何,去風險是G7國家在過去幾年大國角力困局後的調整。透過不甚清晰的去風險,西方國家試圖兼顧利益與價值,尋找與中國的競爭與合作之道。不論是刻意模糊或未臻周延,這些探索都是必要的。(作者為中山大學政治經濟學系教授)

美國 歐盟

延伸閱讀

荷中外長會晤針鋒相對 不滿北京干預威脅記者

中國駐美國大使空懸多月 謝鋒終啟程赴美履新

秦剛訪波茨坦舊址:戰後秩序必須維護、中國統一必須實現

與德國外長會談 秦剛:中國輸出的是機遇不是危機

相關新聞

王建煊/王老先生講故事之374:無法彌補的悔恨

母親出生在安徽省安慶市,家境小康可以吃得飽。但生養眾多,有二個哥哥,三個妹妹,母親七、八歲時我的外祖母就過世。

王建煊/王老先生講故事之373:一群喝了烈酒的人

日本有政客為了選舉,搞出要收購釣魚台的話題,結果弄得中、日、台關係劍拔弩張。如繼續發展,一場戰爭或不能免,又要傷及無數人民。 戰爭是恐怖的,就以伊拉克戰爭來說,伊戰自2003年3月至2011 年 12 月,打了8 年9個月,美軍死亡4487人,受傷3萬2000人,軍費支出8019億美元,伊拉克平民死亡 10萬人,流離失所120萬人。

楊志良/全民拒絕民主獨裁

人類最可悲的就是,邪惡的歷史不斷重演,例如民粹社會可以感染複製。

陳立恆/供應鏈重新連結台灣與德語世界

九十年前的南京,在兵荒馬亂的戰火裡,朱家驊博士創建中德文化協會,為當時兩國之間的貿易與軍事往來提供許多運作斡旋;九十年後...

廖元豪/「Moving 異能」帶來的驚喜

韓劇「Moving 異能」剛播映完畢。這部乍看像是「韓國X戰警」的奇幻動作片,卻以老派、溫馨且自然的人性為賣點。炫目的影...

王建煊/王老先生講故事之372:真有懼妻症嗎?

進開刀房前,醫生安慰病人不要擔心,手術最多二個小時, 進去我們會為你打麻藥,然後你就會有-個美夢,說不定還會夢到漂亮的美女。病人妻子提醒先生說,美女只能夢見太太呦!醫生:那要看你先生是不是「怕太太俱樂部」會員,若是,大概就不敢夢見別的美女了!病人妻子因為怕太太,即使夢到美女,醒來也是不敢說的!雖然離婚率高漲,但夫妻總希望能一輩子白頭偕老,懼妻、懼夫或互懼、互不懼,究竟何者為優,見仁見智。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