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振榮/凝聚共識為台灣打造更堅韌的社會

當前全球正面對氣候變遷、節能減碳、疫情、地緣政治造成供應鏈可能斷鏈等種種挑戰,令人感到憂心,雖然在媒體上看到許多有識之士提出了很多的問題,但尚無積極具體的行動方案來解決問題。

本質上,這些問題都是屬於長期的問題,且範圍很廣,要真正解決問題,就需要時間建立起新思維,進而建立新的機制與新核心能力,並且各領域的專家都要一起動起來,長時間累積才能有效解決問題。

尤其重要的是,各領域應該負起責任的人,要站出來登高一呼,透過論述,先改變大家的思維,然後機制也要配合翻轉。

很多人會因習慣於舊有的思維而不願意改變,而新思維本來就會面對很多的挑戰及困難,需要有共識的人承諾並採取行動,才能一步步去改變舊的思維,同時建立起新的機制。

面對未來,要為台灣打造一個更堅韌的社會環境,社會上各領域的領導人就要有願意改變的心態,鼓勵大家一起迎接這些新的挑戰,積極向前走。

雖然台灣在民主政治下,一定會有不同的意見,多數人可能因為習慣舊有的機制而裹足不前,不願意改變現有安逸的環境。

但我也要呼籲,雖然新機制會影響很多人現有的權益,但為了面對未來的挑戰,也為了台灣的永續發展,千萬不要只為了爭取選票,而唱衰台灣的未來,而是要站在利益共同體的立場,一起建設台灣的新未來。

為了讓台灣有更堅韌的社會環境,領導人也要站出來直接對民眾論述,爭取民眾支持對環境好的改革方案與機制,透過論述,讓大家逐漸形成共識。且各個領域的專家和領導人也要有開放與創新的思維,用企業家的精神來進行公共政策議題的討論,超越個人專長而用全面的視野來進行政策論述與溝通。

舉例來說,過去台灣長期水電低價的政策是個盲點,並不利於環境的永續發展,但執政者考量選票不敢調整。然而,為了地球環境的永續,大家應該體認到,包括水資源、能源、排碳都是有成本的,為了地球的永續,大家要先形成共識,願意慢慢調整水電的價格,長期朝此目標持續執行。

而且不管將來是由誰執政,調整水電價格都是全民共識,未來我們不能再把水電低價視為理所當然,而是為了地球環境,必須付出必要的代價。

台灣已成為世界的「創新矽島」,未來透過矽科技的創新應用,可以為全人類的文明做出更多的貢獻,透過所開發的節能減碳的解決方案,相信對解決環境與氣候變遷的問題都可以有所助益,我們也要以世界公民的心態,在國際上善盡自己的責任。

此外,我們也要注重年輕人的想法,年輕人真正能夠從台灣長期結構性挑戰的解方中受益,也承擔著尋找這些解方的責任。很重要的是,這次台灣要建構的不是經濟奇蹟的台灣經驗,而是要建構一個更堅韌社會環境的新典範,這也是新的文明。(作者為宏碁集團創辦人、智榮基金會董事長)

延伸閱讀

藝術家魏少君紙刻展「大地的母親」 傳遞生態保育意識

南大附小向前行 SDGs是照顧地球的17項代辦清單

水電糾紛引殺機?單親媽被控「使勁擠壓蛋蛋」 害房東痛到休克亡

「外星人來地球已帶走8000人!」 美國時空旅人警告:專挑這4種人

相關新聞

王建煊/王老先生講故事之372:真有懼妻症嗎?

進開刀房前,醫生安慰病人不要擔心,手術最多二個小時, 進去我們會為你打麻藥,然後你就會有-個美夢,說不定還會夢到漂亮的美女。病人妻子提醒先生說,美女只能夢見太太呦!醫生:那要看你先生是不是「怕太太俱樂部」會員,若是,大概就不敢夢見別的美女了!病人妻子因為怕太太,即使夢到美女,醒來也是不敢說的!雖然離婚率高漲,但夫妻總希望能一輩子白頭偕老,懼妻、懼夫或互懼、互不懼,究竟何者為優,見仁見智。

魏國彥/大屯火山會再爆發嗎?

九月十八日晚間,南沖繩海槽發生一起規模六點八的地震,震央深度卅六公里,全台有感,並無災情。我心想,台灣的地球物理學者應該...

王建煊/王老先生講故事之371:有甚麼事不可能?

聖經上著名的「信心之父」亞伯拉罕99歲的時候,耶和華神向他顯現,說要讓他的妻子「撒拉」生一個兒子!亞伯拉罕俯伏在地喜笑,心裡想 1 00 歲的人還能得孩子嗎? 撒拉也已 90 歲了,還能生養嗎?

洪蘭/沒本事治國 只好用騙的

自從公教人員年金被砍後,朋友就睡不安穩,擔心老景會淒涼,極積去夜間部兼課。他平常下課後是煮碗泡麵充飢,這天因想到專家說,...

王建煊/王老先生講故事之370:大喊大叫台灣客

台灣人出國到了餐廳或其他公共場所,如入無人之境,大嗓門,大喊大叫且隔空講話。

辛翠玲/北與南:全球南方的興起與應對

如果說「全球南方」(Global South)是二○二三年國際政治經濟情勢的主要關鍵字,當不為過。單單過去一個月內,就有...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