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春山/「雙英行」:和陸親美,有何不可?

中國人講慎終追遠,馬英九雖亦留學國外,但以他的家世背景,身受中華傳統文化熏陶,故回鄉祭祖應是早有此心;如今年過古稀才能得償宿願,也是因「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從馬總統一行人的訪陸行程安排看,我認為他希望讓隨行「大九學堂」的年輕學子,了解台灣與中華民國、中華民國與中國之間的紐帶關係,也就是要建立兩岸的歷史與文化聯結。
儘管如此,我認為馬總統也認識到,以台灣特殊的政治生態,他此行是無法擺脫政治因素困擾的,尤其是來自那些別有用心者的「抹紅」。因此,他這次訪陸計畫,都是由他主持的基金會一手包辦,連國民黨都被蒙在鼓裡。很明顯地,馬總統是基於台灣選舉的考量,刻意減少他此行的政治色彩,避免被視為一埸國共黨際交流。但此行幾乎與蔡總統的外訪「撞期」,倒真是上天刻意的安排,讓「親美」與「和陸」齊頭並進。
蔡總統希望這次過境外交,能為她的任期畫下完美的句點。不可否認,在她執政這段期間,台美關係無論在形式和實質方面,都獲得了長足的進展;但我們必須認清的是,台美關係的水漲船高,「得力於」中美關係的每況愈下。至少,對岸的解讀認為,是因台灣充當美國圍堵中國大陸的「棋子」,甚至是為了「倚美謀獨」。
美國在台協會(AIT)前理事主席卜睿哲(Richard Bush)在日前的一場研討會上表示,兩岸近期爆發戰爭的可能性很低,但仍可能發生軍事衝突,其中一個降低衝突風險的方式,是向北京保證、使其相信台灣不會越過紅線。他認為馬總統成功做到這一點,而蔡英文總統嘗試消除疑慮,但中國顯然不願意與蔡政府共存。
對岸不可能對蔡總統過境外交視而不見,而馬總統此行即使不講政治,但對大陸釋出的和平善意卻是盡在不言中。民共缺乏互信,從卜睿哲的觀點看,蔡英文做不到的地方,馬英九可以做到;換言之,馬此行應可沖淡近期兩岸關係受到的衝擊。
「家必自毀,而後人毀之」。外交和大陸政策攸關台灣的生存與發展,朝野本應為此建立共識;無奈綠營政治人物總是因「選舉掛帥」,對馬總統此行說三道四,甚至吐一些「語不驚人死不休」的話,令人感到遺憾。
中美關係目前呈現從競爭走向對抗的趨勢,雙方都聲稱要避免衝突,但隨時會有擦槍走火的危險,台海就有可能成為一個「引爆點」。中共視台灣問題為「核心利益」,美國視其為「關鍵利益」,台灣如捲入其中,就必須認清兩者有「輕重」之別。如果台灣有人拿「疑美論」大作文章,終會顧此失彼,落至「人為刀俎,我為魚肉」的下場。(作者為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榮譽教授)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