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銀華/打破舊經濟模式 新經濟又呈現什麼?

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左)及《晶片戰爭》作者克里斯.米勒(右)出席「半導體世紀對談」座談會,張忠謀強調,晶片業已進入新賽局。記者潘俊宏/攝影
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左)及《晶片戰爭》作者克里斯.米勒(右)出席「半導體世紀對談」座談會,張忠謀強調,晶片業已進入新賽局。記者潘俊宏/攝影

葉銀華
葉銀華
當前全球經濟,正處在強權政治(如美中角力)與黑天鵝事件(如新冠疫情)加速引發的「合久必分」階段,並體現全球供應鏈重組上。日前,張忠謀與《晶片戰爭》作者米勒對談,米勒提到半導體供應鏈將走向中國及美國兩極化,政府與企業都增加投資。張忠謀認同半導體供應鏈將走向兩極化,將使晶片成本升高,讓晶片無所不在發展受影響。

新冠疫情大流行前,美中對抗,軍事上縱有盟國主動呼應或被動加入,但經濟層面對峙多仍囿於兩國間。此時,全球供應鏈依循過去數十年全球化、國際分工和長鏈化、低庫存與及時下單生產供應等模式,穩定且高效率地運作著,全球經濟體系內供給、需求大致處於相對平衡和穩定狀態(本文稱舊經濟模式)。

更進一步,元大寶華綜合經濟研究院發現,新冠來襲,各國政府祭出嚴格防疫措施,使國際間人流、物流不暢帶來的供給不足,與供給瓶頸緩解後,又衍生庫存累積、通貨膨脹等問題,凸顯跨國生產供應為架構的全球供應鏈有顯著脆弱性。

尤其疫苗問世後,美國等先進國家率先解封,中國仍堅持清零政策,讓西方國家與企業警覺供應鏈高度集中亞洲(特別是中國)的缺點,鞏固各國政府與廠商讓供應鏈逐步走向短鏈化、在地生產就近供應的認知,希望以犧牲短期生產效率,換取長期供給穩定。甚且,擺在眼前事實是,全球供應鏈重組被牢牢嵌入美中戰略競爭框架,使政治考量遠遠凌駕經濟之上。至此,舊經濟模式被打破,新經濟又會呈現什麼狀態?

各界對近年美中角力加劇的起源,多指向川普政府發動貿易戰。其實兩國關係由緊密至生出嫌隙的轉變,可追溯至二○○八年金融危機,使中國對美式繁榮產生質疑,及一三年南海爭議與「一帶一路」倡議,讓美國對中國不信任感大增。同時,中國不單經濟持續擴張,更在電子商務、資通訊、新能源、生技、航天科技等諸多領域展現耀眼成果,使美國備感威脅。拜登政府遂藉由《晶片與科學法》等法案,將人工智慧、量子運算等新世代科技必備晶片,拉回美國本土生產,並限制廠商在中國投產及限制美裔高科技人才為中國業者所用;鼓勵生技和製藥業、電動車電池及零件業者在美國當地生產,亦是要降低對中國相關產品依賴。

對拜登政府言,善用國際間疫後對全球供應鏈重組的共識,加速企業對中脫鉤有其戰略利益,在科研領域喚起國內類如甘逎迪時代登月計畫的豪情壯志,希望守住科技霸主地位。至於全球供應鏈重組,可能帶來的經濟不效率、各國仿效美國以高額補貼政策吸引業者落地投產,可能造成的資源錯配與市場扭曲,最終會推升全球通膨等後遺症則被明顯忽略,這就是打破舊經濟模式的代價。

隨著疫情與美中角力觸發的全球供應鏈重組,美中兩強也進入政治學者口中「修昔底德變化過程」(既有強權與崛起強權間競逐),全球經濟恐將時常承受各種不確定性考驗。

(作者為陽明交通大學資管與財金系教授)

美國

延伸閱讀

拜登簽署新冠溯源法 「武漢病毒研究所關聯性」機密 90天內公開

暗示競選連任?拜登出席頒獎典禮脫口稱:我希望能連贏2次

中國、美國拉攏爭當盟友 巴西左右逢源

與尼坦雅胡通電話 拜登盼以色列司改尋妥協方案

相關新聞

王建煊/王老先生講故事之304:木炭慢慢燒

有位女士離婚後,仍不乏追求者,別人問她為甚麼不趕快找個對象再婚呢 ? 她說:「我現在是木炭慢慢燒,頭一次婚姻失敗,就是因為炭火燒得太快,幾乎是一見鍾情,在兩人瞭解不夠深的情況下,很快就分手了。這次要炭火慢慢燒了。」

王建煊/王老先生講故事之303:牠不會咬人

有個人牽了隻大狼狗在路上散步,一般人叫做溜狗。狼狗見人就汪汪叫,狀甚兇悍,路人皆恐懼不安,但主人卻頻頻說 :「別怕!別怕!牠不會咬人。」

王建煊/王老先生講故事之302:大花瓶養蚊子?

大哥過生日,弟弟帶了兩隻雞,一公一母,去拜壽說 :「大哥生日,小弟送上兩隻雞,希望大哥將來有個農場。」

劉憶如/美國暫停舉債上限的政經意涵

美國再度趕在最後一刻,由拜登總統及眾議院議長麥卡錫於前日(二十八日)對舉債上限爭議達共識:同意在未來兩年內,政府舉債暫不...

蘇益仁/阿茲海默症的病理機制逐漸釐清

由於人口的老化,失智症已成全球先進國家嚴重的醫療及社經問題。而阿茲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更占失...

辛翠玲/G7抗中之路的探索與調整

甫落幕的廣島G7峰會在聯合公報裡,提出去風險(de-risk)、不脫鉤來應對中國問題。頓時,「去風險」成為國際間的熱門關鍵...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