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中斌/習見普亭 停戰將臨

習突然提前一、二月訪俄的原因,可能是北京三月十一日促成結怨六年的伊朗與沙烏地阿拉伯復交,過程意外的順利。習訪俄主要目的,當時未說,現今已知是協調俄烏停戰。原因有二:俄烏爭戰令歐盟懷疑中國助俄攻烏,阻礙北京改善與歐盟惡化的關係,不利中國破解美國圍堵。此外,斡旋俄烏停戰,加上協助伊沙和好,可塑造中國致力於和平的形象,與某軍火大國獲利於戰爭成鮮明的對比。
中國促使俄烏停戰的發展有其脈絡可尋:
中國。二月廿四日,北京發布「解決烏克蘭危機十二點立場」。批評者說:都是重申立場的老話,和缺乏行動的空話。美國總統拜登表示「十二點」只對俄國有利。三月十三,歐亞集團總裁Ian Bremmer在時代雜誌寫道:「雖然西方懷疑北京的十二點只對俄有利,但它倡議尊重烏國主權、保護烏國人民、反對干擾對烏國人道救援、譴責使用核子武器的可能。」後者針對的正是威脅用核子武器的俄國。
之前三月六日,中國常駐維也納代表團大使李松在IAEA理事會上宣布,中方將捐廿萬歐元保障烏克蘭核能設施安全。款項不多,但屬實際行動。而不願得罪中國的俄國便因此不會攻擊烏克蘭核設施。可惜的是,國際媒體除了土耳其媒體AA外,別無報導。
俄羅斯。去年九月底,上合組織在中亞高峰會議中,普亭公開承認中國對俄烏戰事有「疑問和關切」。這反射出,習曾私下勸普亭適可而止。當時印度總理莫迪公開說:他「告誡普亭現在不是戰爭的時侯」,普亭則承諾盡速結束烏克蘭衝突。這顯示,普亭當時已願意休兵。
去年十月底俄國Levada中心民調顯示,五十七趴受訪者支持和平談判,卅六趴反對。
烏克蘭。一年多的俄烏戰爭下,雙方死亡嚴重。根據歐美最新統計,軍人傷亡人數,烏克蘭十二萬,是俄羅斯廿萬死亡人數的二分之一多。不論從總人口算,或國土面積算,烏都是俄的三分之一。人口和面積是三分之一,死亡多於二分之一。依比例,烏克蘭軍隊死亡更嚴重。烏克蘭應已覺得久戰不決對它更不利。
一年多來,俄烏都已多次表達和談意願,包括去年十一月八日烏克蘭和十一月廿五日俄羅斯。但是雙方都無法公開放下政治身段。唯有受雙方信賴的第三者中國私下個別協調可破此僵局。
美國。三月初美聯社民調顯示,美國大眾對援助烏克蘭的支持度由去年五月的六十趴下降至四十八趴。皮優中心民調顯示,認為美國已過度援烏的比率已由一年以前的七趴上升至今年一月的廿六趴。
此外,美國政府援烏的四百五十億元包裹至今年夏天到期。明年美國總統大選,挑戰拜登的共和黨明星繼承川普反戰主張。華府之後繼續援烏愈形困難。
三月十四日外交事務期刊登載Thomas Pickering專文「如何準備烏克蘭和談」。拜登總統雖吃味北京調停,但遲早必須結束戰爭。
大勢所趨,逆阻難久。
(作者為前華府喬治城大學外交學院講座教授,曾任國防部副部長,著有《以智取勝》)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