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狒狒屍體明送北市動物園檢驗 林務局:由農委會解剖釐死因

劉憶如/美國就業強勁帶來的負面訊息

聯準會主席鮑爾(Jerome Powell)。路透
聯準會主席鮑爾(Jerome Powell)。路透

劉憶如
劉憶如
上周三聯準會宣布升息一碼(百分之零點二五)的會後記者會中,聯準會主席鮑爾的談話對市場造成極大激勵效果。記者會前後那斯達克漲幅百分之三點五,費城半導體漲幅百分之五點七,次日亞股亦全面上揚。值得注意的是,當天雖然宣布聯邦基金政策利率上升,但市場利率走勢卻相反,包括美國三個月短天期至三十年長天期的公債、以及房貸、車貸,信用卡等利率全面下降,美元價位也隨之下跌;顯示當天市場預期升息可能已近尾聲。

記者會中,鮑爾首度表示已開始見到升息抗通膨的效果,且強調貨幣政策具延遲性(一般而言對景氣影響有十二至十八個月的延遲),因此將密切觀察未來各項經濟指標;若經濟趨勢沒有太大變化,則百分之五至五點二五的利率目標也不變。市場對此解讀為一旦利率達標,聯準會將採「停看聽」而暫停升息,而上周升息一碼後距離此目標只差兩碼(百分之零點五),確實不遠。

但兩天慶祝行情之後的上周五,美國公布今年一月非農就業增加五十一萬七千人,幾乎是原本市場預期十八萬七千人的三倍;失業率亦降至百分之三點四,為過去五十三年來最低。這個經濟指標的好消息,卻即刻造成股市的下跌,以及利率的上升和美元升值;顯示市場認為就業人數大增產生通膨壓力,並認為會因此造成此波升息循環時間的拉長。

從上周兩個事件,可看出對升息盡頭的揣測,已成為牽動市場起伏最敏感的神經。當鮑爾說「若經濟趨勢不變,利率目標也不變」時,經濟情勢的變化自是備受關注。

兩種經濟情勢的改變最關鍵,一是通膨居高不下。這種可能性之所以存在,不僅是因為中國解封,或俄烏戰事擴大,或即使升息之下民間需求仍維持高檔;或源於其他意想不到的黑天鵝事件之發生。不論什麼原因,只要是通膨未能持續下降至百分之二的目標水準,聯準會就必須繼續升息。因此,上周五的就業數字如此亮麗,引發對聯準會升息無法停歇的疑慮。當日的美國公債利率,除了一個月期的短債之外,其他所有三個月期以上至三十年期的公債利率,全面呈現相當幅度的上升;股票市場也隨之對應下跌,一反兩天前的態勢。

但是當然,經濟情勢也有可能往另一個方向變化,而且可能性還不小。即使目前勞動市場緊俏,但是對經濟前景不看好的大有人在。就業及失業的數據都是景氣循環的落後指標,因為往往是在景氣不佳、企業獲利大幅衰退後,公司才會開始裁員。近幾個月來美國幾家巨頭企業Amazon、Google、Meta(Facebook)、Microsoft、IBM、Goldman等接二連三裁員,已露跡象。作為領先指標的製造業PMI數度連續下滑,以及利率倒掛(長天期利率低於短天期利率)更給予景氣衰退警訊。只是既然聯準會表示會密切注意經濟數據,因此若出現衰退,市場也可能反而要慶祝升息循環結束。總而言之,今年不但會有劇烈震盪,更將經歷一段違反傳統定義的好與壞吧。

(作者為香港北威國際集團董事總經理、台大財務金融系兼任教授)

升息 美國公債 聯準會

延伸閱讀

熱錢落跑!台幣貶破30元大關 匯銀指「這數據」比鮑爾談話影響更大

電子股走弱!台股小漲8點 驚險站回15,400點

2/7【早晨財經速解讀】崩!台積電跌3% ADR戴爾裁6600人 企業獲利衰退難避免?

美股收低 就業意外強勁後投資人擔心鮑爾今天談話轉鷹

相關新聞

趙春山/「雙英行」:和陸親美,有何不可?

前總統馬英九今天啟程前往中國大陸,踏上他一生首次的「祭祖之旅」。這是兩岸分治七十四年來,中華民國卸任元首首次訪陸,當然會...

王健壯/台灣當然要質疑王座背後的聲音

當一個國家的閣揆對國會議員說「你不要在那裡講疑美論,大家不會相信」時,疑美論在他的認知裡,顯然是錯誤的、政治不正確的言論...

王建煊/王老先生講故事之269:清閒日子少過為妙

侄兒大學畢業時,他的同學們都在找工作,我問他:「你的同學們多數希望找哪些工作?」

王建煊/王老先生講故事之268:每個孩子都是天才

造物主創造的世界萬物都是很有用的,有些東西看似沒有用,那不是因為它們沒有用,而是我們人太笨,不知道他們的用處。就像早年煉油科技尚未出現時,地下的原油被人類認為是一無用處的廢物,可是現在哪個地方發現地下有豐富石油,那還得了,舉國歡騰,世界矚目。

陳立恆/明明能當受益人,偏偏想當被害者!

正當全台上演各種缺蛋、缺水、缺電、缺兵的多重宇宙,我們視若仇敵對岸悶聲促成回教兩大山頭—沙伊復交,縱使難讓千年相爭的遜尼...

葉銀華/打破舊經濟模式 新經濟又呈現什麼?

當前全球經濟,正處在強權政治(如美中角力)與黑天鵝事件(如新冠疫情)加速引發的「合久必分」階段,並體現全球供應鏈重組上。...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