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憶如/美國就業強勁帶來的負面訊息

記者會中,鮑爾首度表示已開始見到升息抗通膨的效果,且強調貨幣政策具延遲性(一般而言對景氣影響有十二至十八個月的延遲),因此將密切觀察未來各項經濟指標;若經濟趨勢沒有太大變化,則百分之五至五點二五的利率目標也不變。市場對此解讀為一旦利率達標,聯準會將採「停看聽」而暫停升息,而上周升息一碼後距離此目標只差兩碼(百分之零點五),確實不遠。
但兩天慶祝行情之後的上周五,美國公布今年一月非農就業增加五十一萬七千人,幾乎是原本市場預期十八萬七千人的三倍;失業率亦降至百分之三點四,為過去五十三年來最低。這個經濟指標的好消息,卻即刻造成股市的下跌,以及利率的上升和美元升值;顯示市場認為就業人數大增產生通膨壓力,並認為會因此造成此波升息循環時間的拉長。
從上周兩個事件,可看出對升息盡頭的揣測,已成為牽動市場起伏最敏感的神經。當鮑爾說「若經濟趨勢不變,利率目標也不變」時,經濟情勢的變化自是備受關注。
兩種經濟情勢的改變最關鍵,一是通膨居高不下。這種可能性之所以存在,不僅是因為中國解封,或俄烏戰事擴大,或即使升息之下民間需求仍維持高檔;或源於其他意想不到的黑天鵝事件之發生。不論什麼原因,只要是通膨未能持續下降至百分之二的目標水準,聯準會就必須繼續升息。因此,上周五的就業數字如此亮麗,引發對聯準會升息無法停歇的疑慮。當日的美國公債利率,除了一個月期的短債之外,其他所有三個月期以上至三十年期的公債利率,全面呈現相當幅度的上升;股票市場也隨之對應下跌,一反兩天前的態勢。
但是當然,經濟情勢也有可能往另一個方向變化,而且可能性還不小。即使目前勞動市場緊俏,但是對經濟前景不看好的大有人在。就業及失業的數據都是景氣循環的落後指標,因為往往是在景氣不佳、企業獲利大幅衰退後,公司才會開始裁員。近幾個月來美國幾家巨頭企業Amazon、Google、Meta(Facebook)、Microsoft、IBM、Goldman等接二連三裁員,已露跡象。作為領先指標的製造業PMI數度連續下滑,以及利率倒掛(長天期利率低於短天期利率)更給予景氣衰退警訊。只是既然聯準會表示會密切注意經濟數據,因此若出現衰退,市場也可能反而要慶祝升息循環結束。總而言之,今年不但會有劇烈震盪,更將經歷一段違反傳統定義的好與壞吧。
(作者為香港北威國際集團董事總經理、台大財務金融系兼任教授)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