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大媽搭高鐵霸佔座位睡覺 乘務員勸阻遭辱:臭打工的

薛承泰/遊民包圍了北車?

媒體報導台北車站四周,到了夜晚被遊民所占;有用紙箱鋪地而睡,有裹著身子鑽進睡袋,有身上僅蓋著外套倚牆閉眼。遊民集中在北車不是新聞,令人驚訝的是,怎麼增加了那麼多?「寶馬雕車香滿路,落魄江湖夜北車」,大家過年團圓,他們呢?

遊民集中北車,乃因能遮風避雨,喝水用水較方便,也較容易找到零工賺點生活費;當然,善心人士與公益團體也會在那裡發放物資並提供生活協助,遊民不至於餓仆路倒。還有一點,都市因人多而「匿名性」較高,露宿街頭是不得已,總不希望碰到親朋好友,或忽然聽見有人喊「舅舅」,不是嗎?

過去在北車逗留者多數並非遊民,而是為了等候夜車,或準備搭乘清晨火車的返鄉遊子,通常有行李箱隨行。真正的遊民,過去大都在地下停車場過夜,如今卻「包圍」了北車!

遊民可分為無家可歸者、有家歸不得者、負氣離家者、以天地為家者四種類別。「無家可歸者」時間最久也最為弱勢,許多是年邁或身障,他們是真正的homeless。「有家歸不得者」通常因惡習而被家人所排斥或遺棄,也有患精神疾病不知家在何處者,也可能是欠了一屁股債不敢回家。

「負氣離家者」以年輕人為主,和家人大吵一架而出走,身上錢花完了通常會硬著頭皮回家,但有些會鋌而走險進行偷搶,女性則落入性交易陷阱;相信嗎?前面兩類遊民碰到負氣離家年輕人,有時候還會扮起心靈導師呢!

最後一類「以天地為家者」,當中有高學歷、曾是企業家、老師、藝術家…等,一般人認為他們「想不開」或「頭殼壞了」,可是對他們來說,「居無定所」或「以天地為家」是一種「生活」、一種「修行」。社會局同仁嘗試來協助這類遊民,難度最高;在寒冬夜晚,他們寧願睡在公園石板上,任野狗來舔其臉頰,也不願進入庇護所,來忍受隔床的打鼾聲。

話說回來,民眾總以為遊民會帶來髒亂、犯罪與疾病,而成為都市的「毒瘤」;然而,當我們以「街友」稱之時,就不宜以「毒瘤」對待。試想,在同樣的公園石板椅上,白天若躺著年輕人不著上衣,一般人會認為他在享受陽光;夜晚若躺著老人穿著邋遢,他會被認為是…

筆者服務台北市社會局期間,曾經為街友舉行過「街友Kara OK大賽」,萬華區長提供活動中心做為場地。消息傳出,街友報名踴躍,當時估計該地區遊民約有一百二十位,沒想到來了一百五十位;據說,淡水河對岸的街友也聞風而至。我囑咐同仁穿著簡陋些,男性三天不刮鬍子,才可以拉近街友的距離。沒想到當天參賽者,個個都梳理整齊,我們反而較像遊民!

更令人詫異的,每位參賽街友歌喉極佳,特點是情感爆表,忽而幽怨忽而悲壯,如癡如醉,被風霜所刻劃的黝黑面孔,張張道盡了人生的滄桑!我見到他們相互鼓勵與支持的熱情,「輪到你(妳)了,免怕,催落去!」,登上高度只有五十公分的舞台,是他們平生的第一次!最後大家票選出代表遊民歌曲,前四名:春夏秋冬、空笑夢、流浪到淡水、想厝的心情。結束時,大家合唱「春夏秋冬」,許多眼睛泛著淚光,不知是高興,還是憶起了不堪往事?「無聊的春風伴我流浪…」。(作者為台大退休教授)

遊民 街友 台北車站

延伸閱讀

遊民不知被通緝喊肚子餓 警自掏腰包買食物...待他完食解送歸案

寒流來跨縣市送暖街友 他發春節關懷紅包加碼送刮刮樂

寒流強襲桃園市府啟動夜間關懷訪 開設避寒所

春節期間為街友送暖 新北設定點熱食站、發平安袋

相關新聞

施振榮/凝聚共識為台灣打造更堅韌的社會

當前全球正面對氣候變遷、節能減碳、疫情、地緣政治造成供應鏈可能斷鏈等種種挑戰,令人感到憂心,雖然在媒體上看到許多有識之士...

陳亮恭/高齡科技產業提升健康餘命

行政院跨部會提出以開創高齡科技產業,預估提升產業規模至三千億,從而達成提升民眾健康餘命達七十五歲。相較多年來高齡與人口政...

王建煊/王老先生講故事之271:遷怒先生外傳

洪先生早晨上班時,碰到二樓剛搬來的劉太太,互相問候,聊了二、三分鐘,後來他在路上轉彎時,與另外一輛車子擦撞,雙方吵了起來。

辛翠玲/你也ChatGPT了嗎?

其實人們早已預期,AI人工智慧的時代終將來臨;過去這些年來,也有大量關於如何應對AI的討論,只是當這一刻真的靠近時,還是讓人...

王建煊/王老先生講故事之271:真有那麼嚴重嗎?

有位朋友的孩子唸高二時,突然不想唸書,他開始蹺課,甚至離家出走。父母極為緊張,想不到這麼倒楣的事,真的發生在自己家裏。緊張、生氣、無奈也沒辦法,在不得已的情況下,只好讓孩子輟學在家,只要不出去變壞就好了。

葉匡時/政務首長需要管理教練

職業運動員通常會聘請教練來增進自己在運動場上的競爭力;包括最頂尖的運動員,他們的體育技巧遠遠超過他們的教練,但仍然重視教...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