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承泰/遊民包圍了北車?

媒體報導台北車站四周,到了夜晚被遊民所占;有用紙箱鋪地而睡,有裹著身子鑽進睡袋,有身上僅蓋著外套倚牆閉眼。遊民集中在北車不是新聞,令人驚訝的是,怎麼增加了那麼多?「寶馬雕車香滿路,落魄江湖夜北車」,大家過年團圓,他們呢?

遊民集中北車,乃因能遮風避雨,喝水用水較方便,也較容易找到零工賺點生活費;當然,善心人士與公益團體也會在那裡發放物資並提供生活協助,遊民不至於餓仆路倒。還有一點,都市因人多而「匿名性」較高,露宿街頭是不得已,總不希望碰到親朋好友,或忽然聽見有人喊「舅舅」,不是嗎?

過去在北車逗留者多數並非遊民,而是為了等候夜車,或準備搭乘清晨火車的返鄉遊子,通常有行李箱隨行。真正的遊民,過去大都在地下停車場過夜,如今卻「包圍」了北車!

遊民可分為無家可歸者、有家歸不得者、負氣離家者、以天地為家者四種類別。「無家可歸者」時間最久也最為弱勢,許多是年邁或身障,他們是真正的homeless。「有家歸不得者」通常因惡習而被家人所排斥或遺棄,也有患精神疾病不知家在何處者,也可能是欠了一屁股債不敢回家。

「負氣離家者」以年輕人為主,和家人大吵一架而出走,身上錢花完了通常會硬著頭皮回家,但有些會鋌而走險進行偷搶,女性則落入性交易陷阱;相信嗎?前面兩類遊民碰到負氣離家年輕人,有時候還會扮起心靈導師呢!

最後一類「以天地為家者」,當中有高學歷、曾是企業家、老師、藝術家…等,一般人認為他們「想不開」或「頭殼壞了」,可是對他們來說,「居無定所」或「以天地為家」是一種「生活」、一種「修行」。社會局同仁嘗試來協助這類遊民,難度最高;在寒冬夜晚,他們寧願睡在公園石板上,任野狗來舔其臉頰,也不願進入庇護所,來忍受隔床的打鼾聲。

話說回來,民眾總以為遊民會帶來髒亂、犯罪與疾病,而成為都市的「毒瘤」;然而,當我們以「街友」稱之時,就不宜以「毒瘤」對待。試想,在同樣的公園石板椅上,白天若躺著年輕人不著上衣,一般人會認為他在享受陽光;夜晚若躺著老人穿著邋遢,他會被認為是…

筆者服務台北市社會局期間,曾經為街友舉行過「街友Kara OK大賽」,萬華區長提供活動中心做為場地。消息傳出,街友報名踴躍,當時估計該地區遊民約有一百二十位,沒想到來了一百五十位;據說,淡水河對岸的街友也聞風而至。我囑咐同仁穿著簡陋些,男性三天不刮鬍子,才可以拉近街友的距離。沒想到當天參賽者,個個都梳理整齊,我們反而較像遊民!

更令人詫異的,每位參賽街友歌喉極佳,特點是情感爆表,忽而幽怨忽而悲壯,如癡如醉,被風霜所刻劃的黝黑面孔,張張道盡了人生的滄桑!我見到他們相互鼓勵與支持的熱情,「輪到你(妳)了,免怕,催落去!」,登上高度只有五十公分的舞台,是他們平生的第一次!最後大家票選出代表遊民歌曲,前四名:春夏秋冬、空笑夢、流浪到淡水、想厝的心情。結束時,大家合唱「春夏秋冬」,許多眼睛泛著淚光,不知是高興,還是憶起了不堪往事?「無聊的春風伴我流浪…」。(作者為台大退休教授)

遊民 街友 台北車站

延伸閱讀

遊民不知被通緝喊肚子餓 警自掏腰包買食物...待他完食解送歸案

寒流來跨縣市送暖街友 他發春節關懷紅包加碼送刮刮樂

寒流強襲桃園市府啟動夜間關懷訪 開設避寒所

春節期間為街友送暖 新北設定點熱食站、發平安袋

相關新聞

朱宗慶/共好與共感──百人木琴音樂會

經歷兩年、因疫情而一再延後的「百人木琴」音樂會,終於在疫後的第十一屆台灣國際打擊樂節(TIPC)壯闊登場。匯集全台灣一百位...

王建煊/王老先生講故事之306:常常洗手妙用無窮

一般人除了便後有洗手的習慣外,其他時間會常洗手的並不多。人的這一雙手,每天會接觸的人及物非常多。絕大多數的接觸對象,即使表面看來十分乾淨,實際上都殘留許多有礙健康的微生物及細菌。

蘇永欽/制度問題誰來解決?

總統選舉和四位大法官任命最近都成為話題,後者在六月中臨時會將定案,前者則要一路燒到明年初。如果只就人選去評頭論足,忽略已...

王建煊/王老先生講故事之305:我寫 故我負責

很多寫書的人在序文的最後,常有這麼一段話 : 本書經OO先生校閱,OO先生提供灼見,併此致謝,但本書如有任何錯誤,均與他們無關,文責由本人自負。

陳冲/瞞天機密二十周年

人類的戰爭,一向是為了掠奪資源(土地),時至近代,為正當化軍事行動,常以制裁或集體防衛為理由,至於晚近流行一時的金融戰、...

王建煊/王老先生講故事之304:木炭慢慢燒

有位女士離婚後,仍不乏追求者,別人問她為甚麼不趕快找個對象再婚呢 ? 她說:「我現在是木炭慢慢燒,頭一次婚姻失敗,就是因為炭火燒得太快,幾乎是一見鍾情,在兩人瞭解不夠深的情況下,很快就分手了。這次要炭火慢慢燒了。」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