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張育成大聯盟本季初登場 杜沃雙響砲助紅襪奪首勝

王健壯/台灣親美親到連疑美都不敢

新北市長侯友宜在元旦升旗時所說的「我們不是強國的棋子」,遙與布雷爭議呼應。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新北市長侯友宜在元旦升旗時所說的「我們不是強國的棋子」,遙與布雷爭議呼應。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王健壯
王健壯
侯友宜只不過說了一句「不做強國的棋子」,就被人扣帽子是「疑美論」,賴清德甚至危言聳聽說「不能讓懷疑美國的言論成為社會共識,不然台灣很危險」。

繼賴清德後,外交部也以「國台辦」的發言風格指控疑美論,「此為中國認知戰攻勢的一貫手法,經若干有心人士的推波助瀾而放大,透過扭曲事實、斷章取義的方式,伺機見縫插針,企圖侵蝕台灣民眾對美國的信心,進而破壞台美夥伴關係」,好像疑美就是罪大惡極,不是受老共指使,就是中了老共滲透分化的奸計。

但不做強國的棋子,與疑美有何邏輯關聯?難道親美,就該心甘情願當強國的棋子?老美說什麼,我們就信什麼,要我們做什麼,我們就唯命是從?楊牧有本書《疑神》,神都可以懷疑,為何不能疑美?李登輝有句名言「中共再大也沒我老爸大」,難道有些人真以為老美比老爸還大?這種俯首甘為附庸的心態,才真正危險。

就像疑神論者不一定是無神論者一樣,疑美也不是反美,除了一九五○年代的「劉自然事件」,以及七○年代因台美斷交而引發的群眾示威浪潮外,台灣既沒有反美傳統,更缺乏反美的氣候條件;在全世界親美國家中,只有台灣親美親到根本不知反美為何物。

以南韓為例。從韓戰結束後,南韓一直受到美國的軍事保護,親美不在話下。但裴洛西去年訪韓時,尹錫悅總統卻以休假為由避而不見,與她前幾天訪台時,受到蔡英文奉為上國特使的高規格禮遇天壤之別。因「光州事件」而被定位的南韓「三八六一代人」,更有苦大仇深的反美基因,經常舉辦反美集會,去年八月在首爾的一場集會中,群眾更高喊「這片土地不是美國的戰爭基地」,要求「解散韓美同盟,撤走駐韓美軍」。

再以日本為例。自二戰結束後,「對美追隨」的日美同盟是日本的唯一選擇。但一九六○與七○年代發生的安保鬥爭,卻是日本史上波瀾壯闊的反美狂飆運動;日本政界主張自主防衛的人,對美國的安保承諾長期有不信任的疑慮;日本民眾的反美示威也始終未曾中斷,去年拜登訪日,在東京的一場反美集會中,就喊出「美日印澳的四邊機制是戰爭峰會」的反美口號。

日韓之外,以色列與美國的關係更如膠似漆。但以色列基於國家利益,卻經常與美國唱反調,過去打中東戰爭時如此,處理巴勒斯坦建國問題亦然。歐巴馬當總統時,決定與以色列的世仇伊朗簽訂核武協議,但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卻公開嗆聲,指責美伊談判將危害以色列利益,甚至跑到美國國會發表演講,在美國的領土上向歐巴馬叫陣。親美若以色列,都可以為了國家利益,不惜與美國翻臉,台灣何以一向把美國利益置於台灣利益之上?

比方說,裴洛西訪台,只是「純粹象徵意義的訪問」,但後果卻是中國對台灣封島軍演,飛彈掠過台灣上空而民眾渾然不知,裴洛西風風光光,台灣卻危若累卵,值得嗎?一向親台的專欄作家Thomas Friedman,就以「無比魯莽」、「武斷輕率」與「危險且不負責任」形容這次訪問。但才隔幾個月,裴洛西的後任麥卡錫也決定有樣學樣,難道台灣吃飽了沒事幹,滿腦子想的都是滿足美國政客的個人欲望,即使變成美中兩強玩膽小鬼遊戲的鬥場也無怨無悔?

不做強國棋子是常識,也不是反美,更非懼中,而是像Friedman所提醒:「有一件事對台灣來說沒改變:它的地理位置」。(作者為世新大學客座教授)

美國 以色列 日本

延伸閱讀

美議員支持新任眾院議長訪台 邀蔡總統至華府

陳建仁組閣時機 港媒:這件事將成燙手山芋

【專家之眼】新內閣如何處理麥卡錫訪台?

影/榔頭重擊 保羅裴洛西家中遇襲現場影片公布

相關新聞

李清志/木都嘉義一日漫遊

嘉義是一座適合走路城市,特別是這個季節,氣溫舒適,黃花風鈴木盛開,非常適合在戶外走走;步行可以看見都市各種面貌,也可以真...

施振榮/凝聚共識為台灣打造更堅韌的社會

當前全球正面對氣候變遷、節能減碳、疫情、地緣政治造成供應鏈可能斷鏈等種種挑戰,令人感到憂心,雖然在媒體上看到許多有識之士...

陳亮恭/高齡科技產業提升健康餘命

行政院跨部會提出以開創高齡科技產業,預估提升產業規模至三千億,從而達成提升民眾健康餘命達七十五歲。相較多年來高齡與人口政...

王建煊/王老先生講故事之271:遷怒先生外傳

洪先生早晨上班時,碰到二樓剛搬來的劉太太,互相問候,聊了二、三分鐘,後來他在路上轉彎時,與另外一輛車子擦撞,雙方吵了起來。

辛翠玲/你也ChatGPT了嗎?

其實人們早已預期,AI人工智慧的時代終將來臨;過去這些年來,也有大量關於如何應對AI的討論,只是當這一刻真的靠近時,還是讓人...

王建煊/王老先生講故事之271:真有那麼嚴重嗎?

有位朋友的孩子唸高二時,突然不想唸書,他開始蹺課,甚至離家出走。父母極為緊張,想不到這麼倒楣的事,真的發生在自己家裏。緊張、生氣、無奈也沒辦法,在不得已的情況下,只好讓孩子輟學在家,只要不出去變壞就好了。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