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震生/史上最不對等的囚犯交換

美俄達成協議用俄國軍火商布特(右)換回女子職籃明星格林納(左)返國,但被批評這個「交易」並不對等。(歐新社)
美俄達成協議用俄國軍火商布特(右)換回女子職籃明星格林納(左)返國,但被批評這個「交易」並不對等。(歐新社)

圖/嚴震生
圖/嚴震生

十二月八日,美國俄羅斯達成協議,做了一項囚犯交易,但這並非戰爭中的戰俘交換,也不是兩國交換被捕的間諜,而是用一個聲名狼藉的軍火販子,換回一介未涉入政治、軍事或是情報的平民,成為或許史上最不對等的囚犯交換。

美國女子職籃鳳凰城水星中鋒格林納,今年二月在莫斯科機場被查獲攜帶含大麻油的電子菸菸彈,而被拘禁,拖到四個多月後的七月初才正式展開,八月做出九年徒刑的宣判。

事實上,五月中就有報導,拜登政府想要和俄羅斯換囚,而莫斯科方面提出的人選是被判廿五年、已服刑十年的軍火販子布特。在格林納判刑確定前,拜登總統同意用布特交換格林納及美國一位被捕兩年前遭判十六年徒刑的間諜魏倫,不過俄羅斯另外要求釋放一位在德國刺殺莫斯科眼中釘車臣軍官康科許維利的俄羅斯人克拉西科夫。或許因二對二換囚牽扯較廣、考量因素複雜,最終交易是以布特換回格林納。

雖然這是一對一換囚,但由於兩人身分不同,同時罪行也有很大差距,個人認為這或許是最不對等交易。首先,美國交出的布特,是聲名狼藉的軍火販子,他的故事是電影《軍火之王》劇本根源。

布特原是烏克蘭裔,曾是職業軍人精通多國語言。蘇聯解體後退役,成為俄羅斯公民,並靠軍中關係,創立個人航運企業。由於他不顧各種國際組織武器禁運決議,將許多致命武器賣給西非賴比瑞亞和獅子山及中非剛果民主共和國、安哥拉等內戰衝突嚴重國家,被稱為「制裁剋星」,也因這些武器造成許多平民百姓身亡,獲「死亡商人」稱號。二○○八年他在曼谷遭逮捕,並於一○年被引渡到美國,經起訴審理後被判廿五年徒刑。

格林納所犯應僅是輕罪,但俄羅斯故意將其判成九年徒刑,目的就是要增加換囚的談判籌碼。問題是為何拜登總統如此在意要營救格林納?第一、她確實為高知名度女籃明星,不僅在大學期間連續三年獲得防守最佳球員殊榮,也曾贏得大學、美國女子職籃、國際女籃及奧林匹克女籃四項大賽冠軍頭銜。第二、格林納在美國女子職籃空檔期間,也在海外打球,包括中國浙江金牛隊及俄羅斯伊卡特林堡,後者讓她在俄羅斯體壇小有名氣,也說明為何她會進出俄羅斯。

最後,格林納三重(女性、非洲裔、同性戀)身分,是民主黨政府必須正視者。這三個族群是民主黨支持的重要基礎,在兩年前總統大選中,拜登獲得五成七女性選票,川普僅四成二;拜登在非洲裔及同性戀選民中,則分別獲得九成及八成一的支持。期中選後,民主黨政府趁著仍享有國會多數時,通過《尊重婚姻法》,希望搶在最高法院推翻同性戀婚姻合法原先判決前,保障同志婚姻。如果格林納未獲自由,顯然會使這項法案感到有些諷刺。

個人並不否認格林納與布特都是知名度極高的囚犯,但從兩人所犯罪行看,這項囚犯交換,或許因為有高度的政治考量,可以說是史上最不平等的案例。

(作者為政大國關中心兼任研究員)

俄羅斯 美國 拜登

延伸閱讀

美前情報官籲拜登停止援烏 恐怕助長「打不贏的代理戰爭」

美台舉行EPPD對話 拜登任內國務院首度派官員訪台

聯邦法院封殺拜登政府「學貸減免」計畫 900萬人恐怕空歡喜一場

康州小學槍案十年了…小鎮守夜追悼 拜登再籲限槍

相關新聞

趙春山/「雙英行」:和陸親美,有何不可?

前總統馬英九今天啟程前往中國大陸,踏上他一生首次的「祭祖之旅」。這是兩岸分治七十四年來,中華民國卸任元首首次訪陸,當然會...

王健壯/台灣當然要質疑王座背後的聲音

當一個國家的閣揆對國會議員說「你不要在那裡講疑美論,大家不會相信」時,疑美論在他的認知裡,顯然是錯誤的、政治不正確的言論...

王建煊/王老先生講故事之269:清閒日子少過為妙

侄兒大學畢業時,他的同學們都在找工作,我問他:「你的同學們多數希望找哪些工作?」

王建煊/王老先生講故事之268:每個孩子都是天才

造物主創造的世界萬物都是很有用的,有些東西看似沒有用,那不是因為它們沒有用,而是我們人太笨,不知道他們的用處。就像早年煉油科技尚未出現時,地下的原油被人類認為是一無用處的廢物,可是現在哪個地方發現地下有豐富石油,那還得了,舉國歡騰,世界矚目。

陳立恆/明明能當受益人,偏偏想當被害者!

正當全台上演各種缺蛋、缺水、缺電、缺兵的多重宇宙,我們視若仇敵對岸悶聲促成回教兩大山頭—沙伊復交,縱使難讓千年相爭的遜尼...

葉銀華/打破舊經濟模式 新經濟又呈現什麼?

當前全球經濟,正處在強權政治(如美中角力)與黑天鵝事件(如新冠疫情)加速引發的「合久必分」階段,並體現全球供應鏈重組上。...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