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煊/王老先生講故事之188:大體老師

老師是甚麼?老師是傳道、授業、解惑的人。傳道、授業、解感並非人人能為,所以老師也不是人人能當的。但有一種老師是多數人都可以當的,那就是「大體老師」。
甚麼是大體老師?就是願意在離世時,將遺體捐給大學醫學院供學生解剖的人。捐贈整個遺體稱為大體捐贈,所以醫學院學生稱捐贈人為大體老師。
遺體捐給醫學院
我和內人都已簽署遺體捐贈卡,將遺體捐給陽明大學的醫學院,將來學生們都要稱我及內人為大體老師,因為他們可以從我們的身體上學到很多東西。
解剖是醫學院學生進入醫學的第一步,對學生有無可取代的價值。古代醫生靠盗墓取得遺體,現代則多靠無名屍,捐贈的遺體少之又少。
醫學院學生如能有足夠的遺體供解剖,對人體結構的瞭解就更詳盡,將來診病水準能夠提升。所以捐贈遺體的功用並不止於醫學院學生解剖教學,而是造福人類的事。同時這也是人離開世界,最後一件造福人類的事。
想到自己的遺體躺在眾學生面前,供他們一刀一刀的劃開,以明究竟,可能都有難以承受的恐懼與不安,就連需要遺體解剖的醫學院學生,也很少願意做大體捐贈的。
但是這些恐懼與不安,主要是因為對遺體的錯誤認知而來。
臭皮囊像舊衣服
其實人的肉體只是用來裝生命的一個軀殼,人的生命是無形的靈,是一口氣,裝在肉體裡面,無形的生命得以有形化。有一天這個無形的生命離開了肉體,體內因為沒有了生命,就不動了,道道地地的成為一個臭皮囊。這個臭皮囊因為不再裝生命,成了無用之物,必須加以處理。最通常的方法就是埋掉,稱為土葬,或是火化掉,稱為火葬。
死後的遺體並非生命之所在,就如同要丟掉的舊衣服一樣,別人要怎麼處理就怎麼處理,要怎麼剪怎麼劃,對我是毫無影響的。遺體供人解剖,如會感到恐懼不安,那麼遺體埋在土裡,讓眾多小蟲子咬成白骨一堆,或火化成灰,難道就不會恐懼不安了嗎?
想通了,對於大體捐贈非但不會排斥,而且會樂意成為一位大體老師了。
(本文與台灣醒報同步刊登)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