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test
0:00 /
0:00
王建煊/王老先生講故事之150:轉念就覺歡愉

美國有位老太太開了三十幾年車,從未違規或出過車禍。別人問她原因,老太太說:「我遵守一個原則,就是『讓』,我讓得心甘情願,就好像別人都有權利比我先走一樣。」
開車「讓」比「爭」好
台北市交通紊亂常傳為笑談,世界聞名,原因固然很多,但最重要的是大家非但不讓,且用一些奇怪的方法去搶!小則讓人驚心動魄,大則車禍連連。從前我開車也會跟別人搶,對霸道的開車者,甚至會跟他們拚,拚輸了,還會生氣老半天。現在我改變心情,盡量採「讓」的方式,發現效果無比的好。
在路口或斑馬線地方,常有行人等著過不去,車子太多,我會停下來,讓他們先過,很多人以行舉手禮的方式向我打招呼,一副很感謝的樣子。有次我停車讓一個人過馬路,那人一時反應不過來,我用手比比,請他先走,他那驚奇並揮手致意過馬路的樣子,我現在還記得。
禮讓好心情
有時對面來車要左轉進巷道,但是大家都不讓,那輛車堵在那裡,他後面的車子因而大排長龍。遇到這樣的狀況,我就停下來讓他先轉,他感謝得不得了,頻頻在車內向我行禮,如釋重負。
後面的車因而通暢了,車裡的人或許也發現,現在開車也有人願意讓的,他們心裡說不定也在向讓車的人敬禮呢!
現在我用這樣讓的方式開車,每天享受別人的敬禮,開車的心情愉快多了。我想大家如果都這樣開車,台北市交通紊亂的病情一定可以減輕很多,您說是不是呢?
(本文與台灣醒報同步刊登)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